家長和老師是教育學生的搭檔。只有達成共識,形成合作互動關系,才能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那么,家長和老師溝通有哪些技巧呢?需要注意哪些內容呢?和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跟老師溝通的具體建議
1、什么時候找老師溝通。
一是孩子情緒異常的時候,跟老師溝通能更好地找到孩子身上存在的問題;
二是孩子升級或換了新班主任的時候,跟老師聊聊孩子的情況,一般都會使孩子從中受益。
三是家長要出遠門,也就是長時間不能在孩子身邊的時候,可以請求老師多關心一下孩子。
2、這幾件事是千萬不能做的。
一是把有爭議的事兒帶進家長群里。表達得不合適,就很容易造成誤會。
二是不要當著老師的面批評孩子,也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批評老師,這些都是教育的大忌。
三是切忌指導老師教學,老師可能會很友好的表示接受,但實際上多是抵觸的。
溝通結束怎么教導孩子?
跟老師溝通較重要的事是什么?是孩子的健康成長,是孩子的進步和增強。怎樣才能通過跟老師溝通讓孩子改進呢?做家長的需要記住一點:孩子需要的不是評價,而是指導。
我們來舉一個例子:老師找到了小明的爸爸,告訴他小明經常不按時到校,不做家庭作業,聽課筆記也一塌糊涂。
把老師反映的情況再轉述一遍。你想孩子聽了是什么感覺呢?
如果是換成指導的方式,會怎樣呢?
爸爸告訴小明:老師說如果你能準時到校、按時完成家庭作業、聽課時筆記再整潔一些,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怎么樣?完全不一樣的感覺!把老師反映的事記下來,用另一種方式表達,讓孩子看到需要改進的方向,而不是評價,其實是件簡單的事。而這簡單的轉變,就是家長跟老師溝通后,較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