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對于陪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都是抱著難熬的心態!在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其實也是需要正確的技巧的!想要正確的教孩子寫作業,要把握以下幾點:
一是搞清楚主次。
家長要記住,作業是孩子的作業,不是家長的作業。要以孩子為主獨立完成作業。有的家長輔導作業比孩子還急,全程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做慢點,做錯了,就在傍邊又吼又叫,甚至急了還動手。較后是一個哭一個吼,家里鬧翻了天。這樣的話孩子會很緊張,思考能力發揮不出來,孩子可能會養成作業恐懼癥,家長也會瘋掉。正確的做法是,放手讓孩子獨立做作業,孩子不會做了,再過來問家長,家長搞好解答指導。
二是防止拖拉。
拖拉是孩子較容易犯的一個毛病。有的孩子邊玩邊做,有的做一會就出來逛一圈,吃點東西,看會電視,本來一個小時可以做完的作業,他可以拖三個小時。長此以往,養成拖拉的習慣,以后年級越高,作業越多,孩子就會拖到很晚睡覺才能完成作業,影響身體發育和健康。正確的做法是,給孩子定時間,多長時間完成多少作業,或每天幾點鐘前需要完成作業。另外,如果有不懂的作業,有需要家長參與的作業如聽寫,要孩子把作業完成后,一起拿過來問家長,或要家長聽寫。不要一會出來問個問題,一會出來搞個聽寫,這樣自然拖拉了。
三是確保正確率。
一方面,要教孩子養成檢查作業和驗算的習慣,確保作業正確率,不能滿足于做完了,這樣的好處是孩子考試時也會自覺去檢查和驗算,從而考出好成績。另一方面,現在學校基本都要家長檢查孩子作業并簽字,家長比較忙可能無法每道題都細看,但要大概看一下或者抽檢,也可以發現孩子的一些錯題,同時也是一種對孩子的監督。
四是建立作業記錄本。
這個方法是我家孩子班主任老師教的方法,這位班主任是特級教師,三十多年教齡了,把她的方法告訴大家。她要求她的學生每人每科建立一個作業登記本,老師每天布置的作業,每個孩子都要在登記本上抄下來,回家后孩子對照本子逐項銷賬,家長對照本子逐項檢查。這樣確保了孩子不會漏作業。也幫助孩子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