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計算器做數學題是一種偷懶的做題方法,不知道現在的數學課本上還有沒有計算機教學這一章節(jié)的內容,學習使用計算器也是學習內容之內的,但是計算器是用來解決那些較復雜的數字運算的,基本的四則運算還是不要用計算器,盡量自己來算,這也是在鍛煉學生們的運算能力。小學時期的四則運算的速度雖然沒有要求,但是考試也是有時間限制的,考試并不允許帶計算器吧,所以大家要鍛煉自己計算數學題目!
運算能力是一種基本的數學能力,小學生的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能力發(fā)展是和數概念系統的發(fā)展緊密聯系的。學習運算的過程實際上是掌握運算法則的過程,運算技能的形成,需要不斷運用運算法則,經過反復合理的練習才能獲取的。
不要小瞧四則運算,小學階段數的計算認知序
你會發(fā)現,數域的拓展反復學習四則運算,正是深化對于加減乘除含義的理解。這也是數學螺旋式課程特點的體現,具有系統性和連續(xù)性。不要投機取巧,比如用計算器,比如用珠心算。小升初重點考察的是分數的速算與巧算技巧。
計算技能的發(fā)展
四則混合運算是一切運算的基礎,對于計算技能,除了算法系統學習,增加準確率和速度外,還有運算靈活性的考察,這也體現了數學思維與計算的結合。合理運用法則,既快又靈活算出正確結果。
數學思想是湊整先算。而采用計算器或珠心算,相當于沒有數學思想的提煉。
三年級是對于算法學習的關鍵定型期,算法是一系列步驟,也是較基本的數學要求,增加正確率,一方面說明對于筆算程式的本能化反應形成,另一方面心算能力已經潛移默化,為更高階段運算靈活性的學習打下基礎。
高年級階段整數運算占學生認知資源少,從整數到分數是思維上的飛躍,計算器并無用武之地,考察的是計算靈活性和轉化的數學思想。
數學是邏輯思維的學科,較重要的就是思考過程和思維能力,使用計算器是一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對數學學習的幫助不是很大,建議大家還是要老老實實學習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