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習寫作的兒童,對于“寫什么”和“怎么寫”一無概念,不知如何下手,家長在使用“討論與提綱并用法”陪寫的過程中需重點把握以下幾點:
一、文章結構
第一次寫作,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一篇作文的基本結構是由開頭、中心內容和結尾三部分組成。寫作可從五句話作文起步,開頭可以一句話簡略交代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中心內容以三句話描述;較后以一句話結尾。
為了幫助孩子理解,家長可自擬一篇或如下的五句話作文作為示范:
1、在今天的體育課上,老師讓我們進行了100米的跑步比賽。
2、老師要求我們在跑步時,壓低身體,用力擺動雙臂。
3、我按照老師的要求,緊盯終點,奮力跑去。
4、我跑了,同學們都為我歡呼。
5、我開心極了!
二、主次分明
初習寫作的兒童,分不清所述事件主次,不懂取舍,他會將相關細節一股腦兒倒出來,全然的流水賬。
第一次寫作,家長可以問孩子為什么喜歡讀某個故事,通常答案是生動、有趣,而這也是對作文的要求。接著可以問他,如果他是讀者,對那些細枝末節的內容關心嗎?如果文中不提這些會影響讀者理解嗎?如果不會,就可以統統省略,直奔要點。
若家長在每次陪寫過程中都詳細幫助孩子分析為何取此舍彼,在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了解什么是值得一寫的內容,慢慢的,他在口述時就會自行篩選內容,越說越精煉。
三、用詞準確
孩子寫作之初,家長對詞語搭配和用詞準確,如何強調都不過分。家長應幫助孩子區分口語和書面語的不同,對于用詞不準確的地方及時糾正,告知正確和錯誤詞語各自的用法;此外,孩子對每句話之間的連接詞會忽略,或不知用何詞銜接,家長可以啟發孩子,或提供不同的連接詞讓孩子選擇,在不斷的練習中,孩子就能逐步掌握。
萬事開頭難,走好正確的第一步,假日時日,孩子就在點滴中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