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源自國際性賽事-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很多人認為,學習數學對兒童的腦力鍛煉有些作用,可以對思維和邏輯進行鍛煉。但是,競賽的題目難度遠遠過大學入學考試。相關認為,只有5%的智力常兒童適合學奧林匹克數學。
小學階段,孩子究竟要不要學數學,我個人覺得這是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來決定的。
首先,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來講,我個人覺得還是學數學比較好。家長需要明確的是學習數學不僅僅只是在于,而它的本質是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鍛煉孩子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培養孩子的鉆研精神。
其次,學習數學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它包含了發散思維、逆向思維、邏輯思維、空間思維等多種思維模式。通過學習數學,可以開發孩子的智力,擴寬孩子的思路,增強孩子思考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者,小學學習數學,可以為孩子初中學習數理化打下堅實的基礎。凡是小學學過數學的孩子,一般思維能力都很強,這些有助于他初中學好數理化,以便升入更好的學校。
較后,學習數學也是較孩子意志力的一種考驗,凡是能夠堅持下來的孩子,無論是學習能力、抗壓能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比一般孩子都要強很多,對他日后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的益處。
但在這里,伊頓教育老師并不建議每一個孩子都去學數學,畢竟數學是一種智力游戲,對于一個課本學習都很吃力的學生來講,不僅可能學不好,反而會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樣很容易使孩子喪失自信,甚至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這樣就得不償失了。
而且,2012年起,北京開始治理所謂的數學班,教育部在2018年已明文禁止舉辦數學競賽,高中大學錄取也不再參考類似的競賽成績。雖然整頓校外培訓機構,并不是直接針對數學,只是說不能把數學成績作為學生入學的依據,并沒有否定正常的數學教育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的作用。
有些對數學教育一知半解的家長,認為數學僅僅是小升初的敲門磚,如今數學失去了此作用,就完全沒有學習的需要了。其實,數學的選拔作用倒在其次,理性的家長都知道,對于大多數孩子而言,學數學的目的是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或者說邏輯思維能力,以參加數學競賽為目的的倒是少數。僅就這個意義而言,為了給孩子初中或高中理科學習打好基礎,對于學有余力的孩子,無論自學還是報班學習都是很需要的。
希望我的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有關、考試、志愿填報、學習方法、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內容請關注伊頓教育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