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都知道在福州的小學階段,如果想要去民辦校是要進行面談的,那么幼升小階段,就讀公辦小學,是否需要面談呢?其實還是有的,小編也找了福州市幾所公立校的面談內容給家長們參考!以下面談時間都在入學憑證審核期間!(7月1日—10日),小編了解到部分福州小學在8月18-20日,也會對新生進行面談。
考察什么內容呢?
雖然每個學校考察的內容是各種各樣,但是都可以匯總成這幾類:
1、計算能力:10以內加減法,部分小學是20以內加減法。
2、表達能力:家庭成員介紹,自我介紹等等。
3、拼音和識字的程度。
是否影響入學?
這個應該是家長們較為關心的問題了,面試是否影響入學呢?小編可以很肯定的回答,不影響。只要符合小學入學條件,就可以就讀公辦校。
那面談是為了什么呢?學校的解釋為主要是為了摸底,了解學生情況,不會做為入學或者分班依據。家長們是否能夠放心了呢?當然,且不管是否影響分班,家長們總是想孩子能夠在面談過程中給老師留個好印象,那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表達能力:
1.孩子能夠自如的表達自己,做到不膽怯,這些是可以從生活中引導、培養孩子的。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激發他們說話的愿望。例如,春季來臨之季,為孩子準備小蝌蚪、花種子等,指導孩子親自培養、種植,并仔細觀察它們的動態。生長過程及變化特點等,有意識引導孩子觀察,并啟發其將看到、想到的都說出來,以達到其綜合表達能力的增強。
2.自我/家庭成員介紹
很多幼升小面談(無論公立還是私立校)都需要孩子做一些簡單的自我介紹,有時候會涉及到讓孩子介紹自己的家人,這些都是孩子特別熟悉的領域,是較簡單的考察孩子表達能力的考題,如果孩子連這個都不過關,會大大降低老師對孩子的期待值。這方面可以在家長好好練一下,平時父母也可以告知孩子自己所做的工作,主要做什么,有個初步的了解。
計算能力:
【差1訓練】
讓孩子學會用手指計算10以內加減1的計算,比如用手指跟孩子比劃3比2多1,但爸爸媽媽們請注意,這是在孩子學會一一對應的基礎上進行的,平時教孩子的時候,就讓孩子知道一個手指代表1,兩個手指代表2,以此類推,切記不要教孩子像大人一樣,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就是8~
【數的分解組合訓練】
數的分解組合是孩子學習加減法的重要基礎,告訴孩子3可以分解成2和1,反之,2和1也可以組成3.這些也可以用積木塊或者其他食物給孩子舉例,更清晰些,引導孩子自己說出2和1組成3,并鼓勵孩子會反向思考問題啦~
【加減關系訓練】
在知道數的分解組合后,加減關系孩子會好理解些.告訴孩子2和1組成3就是2+1=3,就是加起來的意思,加起來是越加越多的;3是由1和2組成的,那就可以表示3-1=2或者3-2=1.這些都要給孩子用積木塊或者其他實物演示,當然后期孩子熟練后就不需要演示啦~
【巧算訓練】
巧算首先進行加減訓練,加減1、加減2以此類推,計算量由少到多,孩子熟練之后進行巧算.
巧算主要讓孩子能夠靈活的思考問題,6歲開始就可以巧算,巧算主要讓孩子知道湊十法,比如8+5+2可以先算8+2較后在加5,之后再問問孩子6+7怎么算簡便,可以把6或者7湊成10,再去加~#p#副標題#e#
【心算以及速算訓練】
前面的操作熟練之后,孩子心算時會想到之前計算的時候擺立方塊的過程,這個過程屬于形象思維,如果孩子心算依然有困難,那就是前面的操作訓練不夠熟練,可以多加練習.孩子都學過之后,計算速度就會快很多,速算也不是大問題啦~
PS爸爸媽媽們注意,操作的時候要拿實物(立方塊、積木、小橘子等都可以的)給孩子講哦~
拼音和識字
實踐表明,不先學拼音,不妨礙兒童學說普通話,如果在初步學了普通話和認識了數量的漢字以后,在學習漢語拼音,有利于正音和繼續增強,大大節省學習的時間。所以家長們可以讓孩子先識字后學拼音。
識字方法:
1.無意識引導效果好
比如和孩子一起去動物園,可以先問孩子想看什么樣的動物,然后給孩子說這個動物叫什么,怎么寫,再比如媽媽帶著孩子買菜,問孩子喜歡吃什么蔬菜,然后回家讓孩子一起學這些蔬菜的名字,這樣時間久了孩子的積累也就逐漸多了起來。
2.在游戲中學漢字
學齡前兒童,還沒有學習任務意識,學習全憑自己的喜好與興趣,所以在游戲中學習不但效果顯著,孩子還不會感到有壓力,如家長可以買一些關于蔬菜、水果、動物的小卡片,然后在另外一些卡片上寫相應的漢字,和孩子一起玩連一連的游戲。
拼音部分:較好能夠交給的老師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