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近,對于家庭作業簽字的問題受到多人的關注,各種各樣的看法應運而生,其中有一種看法是:孩子作業全交給家長!要老師有什么用?對此,伊頓教育小編表示這樣的看法太過偏激,孩子的教育更需要的是老師和家長協同,批改作業也是一樣的!!!好了,我們來看看對于這一看法有什么樣的態度!!!
這個觀點完全可以換一個方式來提問:孩子的成長全指望學校的老師,要家長有什么用?
這個觀點顯然是一個不懂得教育,人云亦云的人提出來的,無知者無畏的情緒比較濃重。
1.老師不可能把作業全部教給家長,孩子在學校的作業包括:課堂隨堂作業、每天的家庭作業、試卷、定期的考試等等,而家長所抱怨的無非就是每天老師要求家長簽字的作業,或者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親子閱讀的作業而已。
2.老師的作用不僅僅在于會布置作業,更重要的事情是課堂教學時間,在課堂上把重點的知識點教給孩子,讓孩子們(大部分的孩子)能夠弄懂關鍵的知識點。
3.對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態度進行有效的引導,甚至對孩子的一些社交行為進行干預。
4.孩子社會性適應的引導,如何和同學相處,如何在群體中表現的更好,這些是班級管理部分的內容。
較近因為某地政策要求:要求老師不允許讓家長在作業上簽字,引發很多家長的討論。在作業上簽字不是老師把作業推給家長,而是督促家長更多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過程,而這個過程如果家長不愿意,完全可以不參與、不配合、不理睬,而不是大放厥詞“老師拿錢不干活、老師不負責任”。
對孩子成長而言,較好的狀態是家長配合老師,老師配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展開一對一的教育引導,如果家長連基本的配合老師都不愿意,還想指望孩子在各方面出類拔萃?這幾乎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