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也許會見到這幾種情況:羞澀不敢上臺表演的小朋友、在教室里回答問題很小聲的學生、不敢主動和別人交流的孩子,這些情況其實都是孩子不自信的表現,他們對自己沒有信心,覺得自己可能還被大家嘲笑,所以就盡量不去表現自己,較好自己不被別人看不見才好,他們的壓力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又來源于何處呢?其實不外乎就是覺得自己能力不強、學習成績不好、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這三個方面,而且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體現出來的不自信也是不一樣的。
曹文軒小說《羅圈腿的小獵狗》,或許對我們有所啟發。主人公:羅圈腿的小獵狗,主要缺陷:羅圈腿,自信力:很自卑——外貌不自信,壓力源:被另外十條獵狗嘲笑,主人不喜歡它,解決辦法:羅圈腿小獵狗不斷努力跳高、跳遠……鍛煉本領。轉折點:一只公狼公然從十條獵狗眼皮底下溜走,眾人發出噓聲,主人覺得丟人。就在這時,羅圈腿的小獵狗直接向公狼撲去……小獵狗咬死了那只健壯的公狼。結局:羅圈腿小獵狗找回了自信!主人特別喜歡小獵狗,眾人稱贊小獵狗的“羅圈腿”——瞧啊,那四條羅圈腿,彎曲得多美啊!另外十條獵狗學著小獵狗,一律走成羅圈腿。
自信原因、用實力彌補外貌不自信
(一)孩子能力不自信,需要父母耐心培養。
1、能力種類
動手能力,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肢體能力,歌唱能力,運動能力……
2、父母平時注重觀察孩子,看孩子在哪些方面表現出不自信。
比如孩子羞于表達,說明孩子語言表達不自信。
3、針對孩子的不自信,重點調教與培養。
要么家長親自訓練孩子,要么辦班培養孩子。
(二)孩子成績不自信,需要父母耐心指導。
孩子步入小學后,就要正式考試了,而成績落后的孩子,往往會因為老師批評或同學嘲諷而變得自卑。
作為父母,不妨這樣做:
1、檢查孩子的學習習慣是否存在問題。看看孩子的課前預習,課堂筆記本,課后作業,做作業的專注度、讀書筆記等方面是否存在問題?如果有,及時糾正。
2、檢查孩子試卷,看哪塊知識點出現了問題,然后教會孩子。如果家長不懂,可以通過網絡或上補習班的方式去解決這一問題。
3、認真對待每一次錯題,并讓孩子訂正到錯題集上。
4、幫孩子規劃好學習計劃,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只要家長認真做了,孩子成績地增強,指日可待!
(三)孩子外貌不自信,需要能力和成績來彌補,靠文化修養來提升氣質,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
1、父母告訴孩子,外貌只是暫時的,主要看氣質。可舉個例子,比如馬云,俞敏洪等。
2、告訴孩子,將來的社會,靠實力,不看外貌!那些只靠外貌的明星,很難長久。
3、告訴孩子,能力強的孩子,自然有魅力。
4、告訴孩子,成績好,有修養,氣質上來了,自然就美!
自信會讓一個人更加有魅力,你是喜歡開心著上臺表演的小朋友呢?還是都在角落里哭著不敢上臺的小朋友呢?所以說家長在生活中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