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高考文綜中的一部分,對于歷史內容的學習,較主要的方式就是記憶。但由于歷史內容繁多,小編建議,高三同學們在記憶的時候盡量進行劃分記憶。比如以朝代劃分,又比如以行業劃分,通過劃分能夠幫助同學們進行歸類,讓知識變的有條理,也更有利于記憶。小編今天為同學們送上中國手工業與商業發展的相關歷史知識,快來記憶吧!
中國手工業與商業的發展
A:中國古代商業的發展:
①原始社會末期:以物易物,出現原始商業
②商朝時期:出現了較早的職業商人和較早的貨幣
③周朝時期:實行“工商食官”政策,官府控制商業
④春秋時期:私商崛起,貨幣種類繁多,黃金白銀成了貨幣,出現了許多有實力的商人(陶朱公與范蠡)和的都會(邯鄲、臨淄),是古代商業的一次繁榮時期。
⑤秦朝時期:秦始皇統一貨幣,度量衡,修建馳道,促進了商業的發展。
⑥兩漢時期:開通了絲綢之路,中外貿易逐漸發展(中國絲綢大批銷往外國始于西漢)
⑦隋唐時期:政治上的統一和大運河的開通,促使商業貿易繁榮,出現長安,陜西,大都市,少數民族人與及波斯人,大食商人來往經商頻繁,外貿發達,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陶瓷之路空前的繁榮,廣州是當時較發達的外貿港口,政府在當時還設立了市舶司專管貿易。
⑧宋元時期:城市經濟功能在此時得到增強,在布局上打破了自秦到唐的坊市制,時間上早市與夜市相連接,地域上形成了街市,店鋪相連北宋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較早的紙幣“交子”。同少數民族在邊境上有榷商貿易,同時是當時南方較大的商業城市,泉州是元朝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宋元時期是中國古代商業發展的又一個繁榮時期(我國精耕細作的農業技術進入成熟 也是在宋元時期。)
⑨明清時期:出現眾多工商業市鎮,如松江、佛山、景德鎮,貨幣經濟占主導的地位,普遍流通白銀,商品類繁多,勞動力也成為一種商品,形成了具有當時特色的徽商與晉商等區域性商人群體
注:我國出現資本主義萌芽是在明代的中后期,明朝的中葉,私營手工業過了官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
B: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小結:
①絲綢之路:
A、時間:西漢開辟,自漢到唐歷經千余年。
B、路線:從長安出發,往西貫通亞歐大陸,直過到羅馬帝國。
C、貨物:中原物產,主是絲織品。
D、意義:是古代東西方的重要交通線,在絲綢之路上形成了敦煌,樓蘭等許多繁榮的商類城鎮。
②瓷器之路:
a、時間:唐朝開辟。唐宋以來,海外貿易成為對外貿易的主體。
d、路線:從廣州等地出發經南海,穿越馬六甲海峽,到達印度洋,較遠到達紅海沿海岸,非洲的東海岸。
c、貨物:以瓷器為主。
b、意義:許多港口城市如廣州,寧波,泉州等走向興盛;來自阿拉伯的印度和歐洲的客商云集,外貿空前的繁榮。
③南方絲綢之路(蜀身毒道):
A、時間:西漢時期就已開發。
B、路線:以成都為起點,經云南、緬甸、泰國,較后到達印度和中東。
C、意義:與西北“絲綢之路”一樣,“南方絲路”對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C:中國古代貨幣發展的總結:
① 秦始皇統一貨幣:銅錢名為“半兩錢”其重量為半兩,形狀為圓形方孔,奠定我國2000多年中國銅錢的基本形狀。
② 較早的銀行:隋唐時期,我國市場出現了較早的監護人銀行雛形,稱為“柜枋“
③ 較早的紙幣:較早出現在北宋的四川,名為“交子”,世界較早推行的紙幣政策是在元朝。
④ 貴金屬貨幣: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使用金銀,明朝時白銀廣泛地使用,成為法定的貨幣,形成以白銀為主,以銅錢為輔
的“錢銀并行“的貨幣流通制度。#p#副標題#e#
D:農耕時期的手工業(我國的手工業興起早于紡織業):
①冶銅技術:青銅時代(夏商周──春秋時期)青銅器制造的繁榮時期是在商朝
②冶鐵技術:
A:春秋時期,我國開始冶鐵和使用鐵農具
B:南北朝時期:發明灌鋼法,鋼鐵的產量,質量都達到當時世界的較高水平
C:漢代已懂得用煤冶鐵,北宋已普及這一方法;南宋末年又懂得用焦碳冶煉了,明朝時普及。
③制瓷業(在商代就開始出現原始的瓷器):
東漢:瓷器生產達到成熟的階級,生產青瓷(中國絲綢大批銷往外國始于西漢)。
唐朝:瓷器已輸往國外,且此時的制瓷業已成為一個獨立的生產部門,形成南北兩個系統。(從唐代起,瓷器取代絲綢成為中華文明新的象征。)
元朝:燒制出的青花瓷。
明朝:燒制出的五彩瓷。
清朝:創造出的琺瑯瓷。
④紡織業(中國是世界上較早養蠶織絲綢的, 中國古代絲綢不斷外銷,被西方為稱為絲國,明朝中后期,在絲織發達的蘇州,出現了“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手工工場):
西周時期:絲織工藝出現斜紋提花織物
戰國時期:絲織產量大,質量高
唐朝時期:以“通經斷緯”手法變換色彩。
元朝時期:黃道婆推廣“搟,彈,紡,織”的棉紡織技術,工具上發明了腳踏三錠紡車,松江地區成為元明兩朝的棉織中心
清朝時期:絲織進入鼎盛時期,蘇州,是當時的絲織中心。
E:中國古代城市發展小結:
①自秦到唐的“坊市制”城市的特點:
a:城市功能以政治,軍事為主,嚴格控制商業的貿易
d坊為居民住宅,市為交易場所,坊市嚴格分開
c“市”有嚴格的時間與地區的限制,官府對其商業貿易也嚴格控制
b典型:唐朝的長安:布局規范,整齊劃一。
②宋元以后街市制的城市特點:
a::城市功能以經濟為主,形成街市,標志著城市的功能和格局重大的演變
d:打破了坊市界限,城郊,鄉村均允置市貿易
c:不再作地域限制,城市,城鎮出現夜市與早市。
d:官府對商業貿易也不再直接監視
e:典型:北宋東京(《清明上河圖》)
③明清進期工商業城市的特點:
a:城市功能以經濟為主
d:出現工商發達區,或者交通要道,以江南地區為盛,如松江(棉織業),景德鎮(瓷業),佛山(冶鐵業),漢口(交通要道)
c:數量多(如清初在江南地區興起的200多個城鎮)、特色強、人口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