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內蒙古自治區針對雙減政策召開了會議,提出了全面要求,其中對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的具體措施和要求做了解釋,以及提出來從2022年起內蒙古全區將實行統一中考命題,具體的內容小編為大家整理如下,各位內蒙古學生家長們仔細查看!
記者:“雙減”工作中,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的關鍵是什么?
曹軼明:減輕作業負擔,首先要規范作業管理,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學校要按照“一校一案”制定并落實作業管理辦法,建立作業校內公示制度,建立學科組、年級組定期組織學情分析研判制度,確保難度不超國家課程標準,合理確定各學科作業比例結構,嚴禁給家長布置或變相布置作業。要嚴格落實1—2年級不布置家庭書面作業、3—6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7—9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90分鐘的剛性要求。
同時,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加強教研指導,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將作業設計納入教研體系;基于作業目標、內容、難度、類型、數量等關鍵要素,科學設計體現學科特點、適合學生實際的書面作業和科學探究、體育鍛煉、藝術欣賞、社會與勞動實踐等不同類型作業;系統設計符合年齡特點和學習規律、體現素質教育導向的基礎性作業,探索布置分層作業、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科學設計探究性作業、實踐性作業和跨學科融合性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禁止重復性、懲罰性作業。此外,學校還要加強作業指導監測。
記者:如何進一步強化校內教育功能,保障學生在校內學會、學好?
曹軼明:一是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自治區分學科制定課堂教學基本要求,指導學校健全教學管理規程,優化教學方式,強化教學管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學校要開齊開足開好國家規定課程,不得隨意增減課時、提高難度、加快進度;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制定實施小學一年級“零起點”教學規范,積極推進幼小科學銜接。二是加強學校考試管理。降低考試壓力,減少考試頻次,義務教育學校嚴禁組織區域性或跨校際的統考統測,確因學業質量監測需要,每學年不超過1次,且只能隨機抽樣監測,隨機抽取的學生比例不超過本年級的30%;1—3年級不安排任何形式的學科統考統測(包括學業質量監測);4—8年級每學期可安排1次本校期末考試;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按自治區和盟市教育部門規定執行。不得有提前結課備考、違規統考聯考、考題超標、考試排名等行為。考試成績呈現實行等級制,堅決克服唯分數的傾向。三是深化中小學招生改革。義務教育階段堅持就近免試入學原則,積極推進學區制改革試點,建立健全學位預警機制,實施多校劃片、陽光招生、電腦派位錄取機制改革;深化高中階段考試招生改革。自2022年起,實行全區統一中考命題考試,建立基于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結合綜合素質評價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模式,堅持“以學定考”,進一步提升中考命題質量,防止偏題、怪題、超過課程標準的難題。落實優質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分配到區域內初中學校的招生政策,規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絕違規招生、惡性競爭。四是科學實施教育質量評價。各地要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體系,把學生參加課后服務、校外培訓及培訓費用支出減少等情況作為重要評價內容。全面落實國家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質量評價指南,探索推進義務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嚴禁下達升學指標或片面以升學率評價學校和教師。提高學校教育質量和學生學習效率,積極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建設。
目前,教育部正在組織開展精品課堂遴選,著力打造線上精品微課,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庫。自治區同步開展了線上優質教育資源開發,教育廳在今年2月份開始,推出全區中小學生自主學習平臺“優課在線”,目前已錄制976節相關課程,學生可通過內蒙古教育云平臺點播收看,也可以通過內蒙古有線電視收看。今后將進一步推廣國家和自治區教育資源,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要。
不論有什么政策和要求,好好學習是每一位學生都要認真對待的,家長們及時關注政策方面的動態,希望以上內容對大家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