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目標有推動作用
目標是考生預期達到的學習、考試結果和標準。眾多心理學、教育學的研究表明:目標對人的心理和行為有導向、激勵、啟動、調控等重要作用;有明確學習目標的考生成績會更好。還有一些研究表明:完成同樣的學習任務,學習目標明確的考生比沒有目標的可以節省60%的時間。考生如果明確認定自己要達到什么標準,并且認為這個目標自己通過努力可以達到、值得努力,那么就會自覺、努力地學習。
合理目標有助于穩定情緒
在緊張的備考中,不少考生的情緒會因成績起伏而出現波動,導致學習狀態、情緒不穩定,在沖刺階段,明確且合理的目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積極性和效果,同時減少因成績起伏帶來的情緒困擾。當一個人有明確、合理的目標時,更有信心和動力去克服困難,從而減少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的發生,最大程度減少對學習狀態的干擾。
建 議
制定明確目標和實施方案
只有目標是不夠的,還需要明確、可行的實施方案。制定的目標和方案要是具體的、可衡量的、可達到的、和其他目標有關聯性的、具有明確截止日期的。如:一名語文成績中等的考生定下目標——每天多練習2篇現代文閱讀,每周背誦兩篇古文,每周寫一篇作文并找老師批改,在下一次統考時語文成績達到125分。考生在執行的過程中也可以請同學、家長幫忙監督,以便更好地執行方案,實現目標。
目標靈活可調整
合理的目標是指該目標可通過努力實現,與個人實際相符。它應該是既穩定又可調整的,不能將目標僵化、固化,束縛個人發展。如果學習成績提高了,并且相對穩定,可以適當將目標提高;如果成績有所下滑,并且狀態持續不好,可以在調整學習方法、調節情緒的基礎上對目標做微調,使其更符合個人情況,真正起到激勵作用。
擺正位置 全力以赴
考生在制定目標時要對自己進行全面、客觀的分析,發現優勢和不足,找準目前定位,力爭在現階段成績上有所突破,全力以赴。也就是說,制定目標、實現目標最重要的是跟自己比,而非在與他人的比較中患得患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盡最大努力,實現自己的理想。咨詢熱線:4000296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