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新高考為什么要實行科目選考?
答:新高考要求考生在確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擇性考試科目時,首先須在歷史和物理 2 門科目中選考1 門,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 4 門科目中選考2 門。這樣設置的主要考慮如下:一是體現高校人才培養需要。高校、普通高中和學科專家普遍認為,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歷史是人文社會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物理是自然科學類專業的基礎性學科。高中階段學習歷史或物理科目是大學階段學習人文社科類專業或自然科學類專業以及其他交叉學科專業的重要基礎。因此,將這兩個科目作為首選科目,有利于考生為進入大學開展專業學習奠定扎實基礎,有利于高校相關專業對學生的培養。二是符合我省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實際。我省各地普通高中辦學條件存在一定差異,將歷史和物理作為考生首選科目之一,可以與現有師資、教室等條件有效銜接,引導不同地區、中學的學生合理選擇學習科目,科學規劃學業生涯,為進入大學繼續深造奠定堅實的專業基礎。三是有利于學生多樣化成長發展。學生可從其余4 門科目中任意選考2 門,理論上有 12 種組合。相比原文理分科的兩種學科組合方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選擇權,而且促進了文理交融,充分體現了以生為本、學其所好、考其所長的原則,更加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更多機會。
11.新高考選考科目組合有哪些?
答:選考科目共有12種組合,考生可根據自身興趣、志向、優勢和高等學校招生要求以及普通高中辦學條件選擇,具體組合如下:
12.如何科學合理選考科目?
答:考生進行選考科目決策時,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一是結合考生個人的學科興趣、學科特長、職業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盡量揚長避短;二是參考招生高校相關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三是就讀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教學水平等實際情況;四是國家發展戰略、科技及產業發展趨勢、未來就業前景等因素。
13.考生何時確定選考科目?
答:原則上在高一學年結束后,高二開始學生可以根據本人在高一年級各科學習情況、考試成績等因素,參考家長、老師建議來選擇選考科目組合。選考科目由學生在高考報名時最終確定。
14.往屆畢業生如何確定選考科目?
答:根據我省相關規定,已取得高中畢業的往屆生(包括普通高中、中職畢業生),凡符合我省高考報名條件的,可在高考報名時,按照“3+1+2”模式自行選定首選、再選科目參加考試。
15.高校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有何要求?
答:普通高校根據人才培養對學生學科專業基礎的需要,首先在歷史、物理2門首選科目中提出1門要求,再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科目中再提出不超過2門科目要求(也可以提1門要求或不提要求)。同一“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的科目要求須相同。考生的選考科目須符合擬報考“院校專業組”對應的科目要求。
如某高校的某專業要求首選為物理組合,另外2門再選科目不限,則表示所有物理科目組的考生都可報考該專業。
16.如何查詢高校招生專業對選科要求?
答:我省已經匯總各在贛招生高校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要求并在網上發布,考生可登錄江西省教育考試院網(www.jxeea.cn)首頁,點擊右中下方的“2024年擬在贛招生普通高校本專科選考科目要求查詢”專欄進行查閱。
17.新高考“3+1+2”模式和原文理分科有何區別?
答:“3+1+2”的模式和原文理分科有著本質上的區別。一是目標導向不同。“3+1+2”的模式既體現了歷史、物理學科的基礎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學科專業選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選擇科目組合不同。“3+1+2”的模式,學生可根據個人愛好、興趣、特長和擬報考學校及專業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在12 種組合中自主選擇,擴大了考生的選擇面。而原文理分科僅有2 種固定的組合供考生選擇,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選擇思想政治、歷史、地理1種固定組合,理科考生只能選物理、化學、生物1種固定組合。三是考試內容不同。“3+1+2”的模式中,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不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試試卷完全一致。而原文理分科的數學考試科目,試卷的內容和難度則是有區分的。
18.為什么首選科目按卷面原始分計入總成績?
答:根據新高考方案,2024年起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按照歷史、物理兩個科目組,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選擇相同科目組的考生使用相同的歷史或物理試卷,考試群體相同,使用考生卷面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其成績具有可比性。
19.為什么再選科目考試成績要實行等級賦分?
答:一是由于4選2的再選科目中,不同學科試題難度差異和報考相應學科的考生群體不同,選考科目的原始分不具有可比性。通過將不同再選科目原始分數按照統一規則轉換到同一量尺上,可以較好地解決不同再選科目成績之間可比性問題。二是通過依照等比例轉換方法將等級轉換成等級分數,可以較好地解決不同再選科目成績之間可加性問題。三是能夠保持每門再選科目內考生成績排名順序與原始分數排名順序不變,能夠最大限度保證考生成績具有良好的區分度,滿足高校人才選拔和投檔錄取需要,確保普通高校招生錄取公平公正。
20.再選科目的等級賦分規則是什么?
答:根據我省新高考規則,再選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以轉換后的分數計入高考總成績,滿分為100分。每科在轉換時,以30分作為等級轉換的賦分起點,將考生每門再選科目考試的原始成績從高到低劃定為A、B、C、D、E五等,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分別為15%、35%、35%、13%和2%。轉換時,將A至E等級內的考生原始成績,分別轉換到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40~30分五個等級分數區間,根據轉換公式計算,四舍五入取整得到考生的等級轉換成績。轉換基數為實際參加該再選科目考試并取得有效成績的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