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高考很快就臨近了,高考的時間現在已經有通知了。高考是一個人人生中很重要的大事,這邊為大家列出高考時間,大家一定要記好高考的時間,順利考試。
此前教育部發布了《關于做好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中提到了: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考(即夏季高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考(即夏季高考)于6月7日開始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
6月7日:語文(9:00-11:30)數學(15:00-17:00)
6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11:30)、外語(15:00-17:00)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的應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
各省(區、市)考試科目名稱與全國統考科目名稱相同的必須與全國統考時間安排一致。
也就是說,2023年共有2個科目(語文、數學)是全國統一開考的,各省(區、市)考試時間完全一致。而外語科目由于部分省(區、市)有外語聽力測試內容,需要安排在外語筆試考試開始前進行,考試時間與其他省份略有不同,不過筆試時間基本一致。
近日,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也公布了《2023年山東省教育考試時間預安排表》。
高考安排方面,小車發現山東省6月7日-8日進行的考試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夏季)”,6月9日-10日進行的考試為“山東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考試”
與2022年對比,2023年夏季高考的考試安排保持一致。即6月7日-8日考試科目為全國統一命題的語文、數學、外語(筆試),6月9日-10日考試科目則為山東省自主命題的物理、思想政治、化學、歷史、生物、地理等選擇性考試科目。如無特殊情況,山東2023年夏季高考的最終考試安排預計與上面的預安排表一致,具體以山東省2023年夏季高考工作的實施辦法為準。
2023各省夏季高考時間安排
根據往年情況,各省每年的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規定都會包含當年的夏季高考考試安排。雖然2023年的相關規定暫未公布,但由于近年來各省的夏季高考時間都相對固定,因此,下面小車為大家分享2023年全國31省的夏季高考時間安排(預測版),僅供參考。
注:因官方未公布具體科目的考試時間點,因此下方表格科目考試時間僅為預測,如有錯漏,請以官方公布為準。
從上面的圖表來看:
使用全國甲、乙卷的多數省份,夏季高考時間均為2天,部分地區的考生6月9日上午需參加少數民族語文科目考試;
使用新高考卷的多數省份,夏季高考時間均為3天,山東、海南則為4天;
使用自主命題卷的省份中,除上海考試時間為2天半,北京、天津、浙江夏季高考時間則都為4天。
以上各省夏季高考時間盤點包含所有科目,由于不同考生的選考科目存在區別,因此具體需要考多少天則視考生的選科情況而定。
據了解,每年高考都有一部分發揮失常的同學,而這些同學中又有40%的人是因為不適應考場環境而出現了緊張、過于激動,甚至無意識作弊等問題,因此我們有必要在平時的模考中盡量提升高考考場的“沉浸式體驗”,小車也給大家準備了兩個視頻提前感受一下。
如何提前適應高考做題節奏?
一方面,我們可以在平時的練習中,模擬高考做題節奏。比如在上午的9:00至11:30,就做一套語文真題,下午15:00至17:00就做數學的,其他科目同理。
另一方面,做題的時候要注意時間分配(以下只是以新高考卷Ⅰ卷題型為例,具體情況請以本省考試題型為準):
01語文
02數學
03英語
04物理
新高考物理如果時間進行平均分配,每道題分到的時間不足5分鐘,精確來算也就是4.6875分鐘。
而物理試題從審題到提取主要信息,到找到解題思路,然后列公式計算求解,1道題平均4.6875分鐘肯定非常的緊張,那么就必須要壓縮選擇題的答題時間。
計算題的第2道,也就是所謂的物理壓軸題,需要做答15到20分鐘;實驗題2道需要花費15分鐘,按最少時間算這就是30分鐘;選修題也需要花費15分鐘,這樣加起來就是45分鐘。
70分鐘減去45分鐘,還剩30分鐘,做10道選擇題,那么平均完成每一道選擇題時間僅有3分鐘。審題理解題意提取關鍵信息需要一分鐘,這就要求剩余兩分鐘必須找出思路計算出正確結果。
選擇題的試卷安排是由易到難,前5道題通常難度不大,爭取每道題2分鐘之內解決,越快越好,后面2道單選以及3道多選,難度會有提升,做題時要掐住手表,必須30分鐘之內做完。
千萬不要在選擇題上花費太多時間,如果超過40分鐘,后面的答題心態就會發生變化,難免會變得慌亂,沒有那么從容。
05歷史、地理、政治、生物、化學、
先選擇題再大題,從易到難迅速完成
考場上容易焦慮怎么辦?
當我們對考試過度的重視、過度的關注,往往就會給自己帶來比較高的焦慮情緒。有些學生會出現緊張、憂慮、記憶力差、沒有自信等情況,甚至出現過度緊張而大腦一片空白、思維停滯,自己過去學的東西全部都忘掉了,現在也沒辦法去思考了等情況。
以下提供幾個小技巧:
01調整認知
考試焦慮通常是指向對考試不良結果的一個擔憂,就是你的整個思維陷入對考試不良后果的一個預期。你越擔憂考得不好越去幻想各種壞的考試后果,那么你很多精力和時間都會浪費在這種思維反芻當中,就會占用你大腦的一部分認知資源,就讓你沒法把大腦所有資源投入到學習或者應付考試當中,就沒有足夠時間和精力去學習。而且你老是想那些讓你焦慮的東西,讓大腦能量耗竭,腦子累了,便會出現記憶力差,思維停滯的情況。只有我們改變自己的整個認知,停止對不確定的考試結果作消極的預判,才能獲得一個很好的結果。
02情緒穩定化
當你的日常作息制定能夠保持穩定的時候,這種穩定的框架也會給你一種穩定感。我們按照一貫的節奏,該睡覺睡覺,該吃飯吃飯。同樣,我們跟著老師或者自己的慣常節奏,該刷題去刷題,該背書去背書。當我們保持一定的規律在穩定有序的推進時,心情也隨之逐漸穩定下來。
03專注的方法
讓自己聚焦的方法就是告訴自己要做什么,然后去好好完成它。但是,在這個之前,我們先要明確學習的最本源目的是掌握目前在學習的知識和技能,再確定考試的目的是用來檢查我們的學習成果。如果我們發現自己沒能掌握好知識,那我們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就要增加努力的程度,比如,調整或者改進我們的學習方法,以更好地提高我們的知識水平和技能。當我們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學習活動上,就很容易體驗到一種心流的狀態,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04放松小技巧
人在焦慮的時候,身體的交感神經會啟動,可能會出現手心出汗,手抖、心跳加速,大腦一片空白的狀態。生理問題用生理解決,我們深呼吸,雙手捏捏手,用力捏緊握拳——放松打開手——再用力——再放松,反復幾次,自然讓身體的覺醒程度降低,活化副交感神經,你就慢慢地冷靜下來了。
05使用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人的一生是一場持續的馬拉松,檢驗自己的時間還很長。如果你用一次考試來定義你的整個人生的輸與贏、成與敗,相當用100米短跑的 12秒50與42.195公里馬拉松的6小時做比較一樣,非常不合理。
現在預祝大家2023年高考必勝,考上理想大學,最終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可以有一個很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