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公辦大學、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這個問題每年臨近高考就是提問率高的問題,高三學生們面臨著高考志愿填報,對于院校的了解和分析是家長們需要面對的問題,畢竟給孩子選擇一所好大學是關乎孩子一生的事情,那么公辦大學、民辦大學好而獨立學院有哪些區別呢?在志愿填報時要注意什么呢?以下就是伊頓教育網小編為各位學生和家長整理的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大家看看!
公辦大學、民辦大學、獨立學院怎么區分?
概念
1、公辦本科,指以政府或地方政府資助創立維持的大學。
2、民辦大學,由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和公民個人利用非財政性教育經費,面向社會舉辦的高等學校。
3、獨立學院,是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伙,利用非財政性經費舉辦的實施本科學歷教育的高等學校,屬于民辦性質。
我國的大學有過2300所普通高校。
按照標準不同可以分類如下:
分類
1、按辦學層次劃分,可分為本科院校和高職(專科)院校等;
2、按辦學體制劃分,可分為公辦高校、民辦高校、獨立學院等;
3、按隸屬關系劃分,可分為部屬高校、省(區、市)屬高校、市(州、區)屬高校等。
那么,這三者有什么區別呢?
區別一:學費
較直接、較顯而易見的區別,就是學費的區別。這是因為三者辦學資金來源不同。
翻開招生計劃本,一般情況下(特殊院校、除外)
公辦本科院校學費在4000-6000元/年之間;
民辦本科院校學費在16000-20000元/年之間;
獨立學院學費在16000-18000元/年之間。
區別二:辦學主體
獨立學院的舉辦方是普通高校與社會合作辦學, 因此獨立學院一般是設在某個大學的名下。
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師范大學協和學院等,這些學院,可能和掛名的大學同在一個校園,也可能有師資等方面的共享和交流。
不過獨立學院依然實施相對獨立的教學組織和管理,獨立進行招生,獨立頒發學歷證書,獨立進行財務核算,具有獨立法人資格,能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獨立學院和母體沒有多大聯系,大家需要多方考察。
民辦院校則有自己的校名,自己組織機構,自己的師資,自己的校園,自己獨立頒發畢業證書。
區別三:辦學層次
獨立學院是指實施本科以上學歷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與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合伙創立,因此獨立學院是本科,而民辦高校中專本科都有.
區別四:學歷證書
獨立學院和民辦院校的的畢業生都可以獲得獲承認的學歷證書,畢業證書可以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上查詢。
但獨立學院畢業證書上加蓋的是某某大學某某學院印章,而學校本部學生的畢業證書只蓋有學校校名印章。例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畢業證書加印的是“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的印章,區別于本部的“廈門大學”印章。
民辦院校的畢業證加印的就是學校校名的印章。
了解了這三者的區別之后,來看看大家在高考志愿的填報過程中,究竟會有哪些常見誤區呢?
誤區一:獨立、民辦教學實力不如公辦
現在已經有部分實力較強的民辦高校取得了碩士研究生招生資格。
還有一些獨立學院的錄取分數也過了公辦院校,例如:燕山大學里仁學院、廈門大學嘉庚學院、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等。
誤區二:獨立學院比民辦院校好
很多考生、家長認為獨立學院較起碼有公辦學校的背景,師資、管理要比純民辦的要好。以前可以這么認為,但是現在真的不行了,很多獨立學院只是有一個公辦院校的牌子,師資是自己招聘的。
誤區三:民辦院校比公辦院校好錄取
其實很多民辦院校的錄取分數比公布院校并不低,甚至還要高。很多公辦的老二本學校,因為地理位置不夠好,或者開設不夠熱門,在河北省合并本二、本三錄取批次后,分數線已經有所下降。
較后,給大家的建議是,不管報考獨立學院還是民辦高校都需要進行嚴格的考察,對學校辦學設施和教學環境;是否獲得教育部辦學批準;學校特色及往年就業率;學費是否在承受范圍內等方面做深入調查。
高考志愿填報時,對學校進行選擇時遇到公辦大學、民辦大學和獨立學院該怎么辦呢?希望小編整理的以上內容可以幫助大家了解這三者的區別和聯系,也預祝大家都能順利被錄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