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的中考中有這樣一個特色科目,它就是中考“綜合素質測試”。2018年,中考“綜合素質測試”成績計入中考總成績,這也提醒了各位西安的家長,對弈這個科目不能忽視!!!但是綜合素質測試沒有固定的課程,考試到底會怎么考呢?怎么復習呢?
“綜測”到底難不難?
綜合素質考試加入中考之后,一直被認為“綜合素質題簡單,考個不成問題”、“綜合素質就是各科知識的大綜合”、“綜合素質考試多練練題就能增強成績”……
但是,事實上就五年的綜測題目來說,“增強成績區分度”已經成為必然趨勢。
考生比較容易拿到70%的分數,但是剩下的30%就未必了。根據人易我易,人難我難的原則,中等難度和較難題目就成了區分度體現的部分了。
“綜測”到底考什么?
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綜合素質考試沒有課程安排,考試范圍為中學生日常生活與學習中應該了解、掌握的有關綜合素質的基本常識和基本技能,即初中生應知應會的內容;考試內容包括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六個維度;以能力考查為主,關注學生的基本學習態度、主動學習意識、明辨是非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綜合素質考試不是學科知識的大綜合!
試卷共六個題型,考察點每年進行微調,結合當年的熱點考察中學生綜合能力。
2018綜合素質測試考察熱點
素材類型:熱點事件
素材舉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預計于2018年3月在北京召開,選舉產生新一屆領導人;2018年1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主要議程是,討論研究修改憲法部分內容的建議;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于2018年11月5—10日在中國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于4月8日—11日在海南博鰲舉行;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八次會議于2018年6月在青島舉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將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依照該法規定征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征收排污費;西安開放人才落戶政策。
素材類型:文化影視
素材舉例:央視電視節目《寶藏》熱播;戊戌年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隆重舉行;西安“無人機”表演“西安年,較中國”;西安飲食爆紅網絡等。
素材類型:科技成果
素材舉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將于2018年底服務“一帶一路”沿線;1月12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了第26、27顆北斗導航衛星,此次發射是北斗衛星導航系統2018年首次發射。
素材類型:創新
素材舉例:人工智能;創客;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無人機物流;智慧校園等。
“綜測”到底怎么復習?
在中考前,個人的綜合素質水平短期內是的,難以有大幅度增強,但是針對練習中暴露出的問題,采取有針對性的對策,可以促進成績的提升。
一、書寫和語言要規范!
考試中,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書寫潦草、答題語言口語化,影響卷面整潔和試卷得分。建議盡早開始硬筆書法練習,堅持每天20分鐘;反復閱讀習題參考答案,學習語言組織的技巧。
二、不要漏答!
試題中常常有兩個小問的問題,例如2016年第31題第一問“請分析圖表,并簡述結論”,粗心大意的考生容易漏掉其中一問。建議培養圈劃問題關鍵詞的習慣,發揮關鍵詞的提示作用,例如讀題時將“分析”、“簡述結論”劃出來。
三、有的藝術知識儲備
在審美與發現維度的考查方面,2013年和2014年考查美術作品鑒賞;2015年和2016年考查音樂鑒賞,考察識譜能力較差、歌曲鑒賞技巧等。
要認真閱讀美術和音樂教材,重視美術教材中的經典作品及其鑒賞等知識,閱讀音樂教材中同主題下的歌曲,特別是要求會演唱的曲目,要重視歌曲鑒賞及其表演形式等知識;美術作品鑒賞可以從作品色彩、線條、構圖、創作背景、寓意等方面分析,音樂作品鑒賞可以從創作背景、節奏、旋律、音樂情緒、歌詞含義、影響力等方面分析。
三、具備動手實踐能力
試卷中會考察日常生活中基本勞動任務的操作過程,如炒菜、洗衣服、養護小樹、挑水果洗水果等,在答題時出現明顯錯誤,暴露出很少承擔家務和參加需要勞動。
四、創新答題拒絕平庸!
創新題是中考綜合素質考試的題,具有相當難度。無論是創意設計題還是創意聯想題,學生的答案常常雷同平實,創新思維方面成為短板。要留心素材、關注生活綜合素質考試中命題素材的選取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我們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積極關注身邊的熱點事件和典型問題,從出題人的角度對素材進行解讀,堅持大素材小切入,聯系初中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