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戲劇學院是很多藝術生的理想院校,為我國培養了很多的戲劇影視藝術人員!!!那么,2018年中央戲劇學院的招生情況怎么樣呢?2018年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今年考生報考情況如何?和伊頓教育一對一輔導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記者:學校2018年有多少個招生?計劃招多少人?
負責人:2018年學校有表演、戲劇影視導演、戲劇影視美術設計、戲劇影視文學、戲劇學、播音與主持藝術6個“戲劇與影視學”學科下設,24個招考方向面向招生,本科計劃招生598人。
記者:學校今年招生政策有哪些變化?
負責人:今年學校招生工作繼續全方位穩步推進國際化辦學進程。
表演系繼續與英國蓋德霍爾音樂戲劇學院合作開展雙學位校際交流項目,計劃招生25人。該項目由兩校共同制定培養方案,互認學分。在規定學制內成績合格并符合兩校學位授予條件的,由兩校分別頒發畢業(學位)證書。
戲劇管理系與美國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合作開展“3+2“校際交流項目。符合條件的學生在完成中央戲劇學院3年學習后,赴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學習2年。成績合格者將分別獲得中央戲劇學院頒發的學士(學位)證書及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頒發的碩士(學位)證書。
舞劇系與美國伯克利-波士頓音樂學院合作開展校際交換生項目。兩校將選派學生赴對方院校進行為期一學期的校際交換,并互認學生在接收院校獲得的學分。
學校2018年首屆招生的偶劇系于2017年正式成立,今年招生計劃25人,學制4年。偶劇系是在繼承與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的基礎上,汲取世界偶劇藝術精華,融合當代戲劇創作理念創設的,旨在構建我國偶劇藝術創新型人才培養體系。這也是國內首次將偶劇表演與設計升級為“系”的建制來開展教學和人才培養工作。
記者:校考在京設幾個考點?
負責人:校考在京設兩個考點,包括中央戲劇學院東城校區考點和昌平校區考點。
記者:學校今年報考情況如何?哪些報考競爭激烈?
負責人:2018年有51698人次(含兼報)報考中戲。從報考人數和錄取人數的競爭情況來看,今年仍是表演、播音與主持藝術報考人數多,競爭較激烈。
記者:學校表演每年都被考生追捧。該選拔考生注重哪些素質?
負責人:中戲表演人才培養目標是培養的演員,而不是選美。
演員的創作任務是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藝術創作反映生活,生活中每個人的形象和氣質千差萬別,所以我們需要不同類型的演員來創造不同的人物形象。當然,高顏值也是其中的一類,但絕不是一類。
作為表演學生的選拔考試,我們更注重的是考生的天賦和是否具有成為演員的基本創作素質,如注意力、觀察力、模仿力、想象力、表現力、幽默感、節奏感等。
記者:學校選拔人才注重考核哪些素質?報考中戲的考生要做哪些準備?
負責人:學校考核內容是與選拔什么樣的人才這一根本任務緊密銜接的。以表演為例,我們將對考生是否具備成為演員的基本素質的考查需求凝練為幾項基礎科目,包括表演、臺詞、形體、聲樂、口試,考試形式為面試,考試結果由考生各科目水準和綜合素質表現決定。考生要按招生簡章上的考試科目要求,認真備考。
記者:近年藝考熱“催熱”培訓機構。您覺得考生是否有需要參加藝考輔導班培訓?
負責人:現在藝考培訓對高校人才選拔來說弊大于利。我們理解考生出于對考試的高度重視而精心準備的用心,如果通過培訓能夠幫助考生樹立正確的表演觀念,知道該如何配合考場老師的要求,鮮明、準確地展示自己各方面的真實情況,這對高校和考生來說都具有積極意義。
然而,通過對近年考試情況的判斷,我們發現實際情況恰恰相反。目前藝考培訓機構師資力量良莠不齊,甚至有些師資不具備正確引導考生備考的基本底蘊,在高額利潤的驅動下,把本來充滿朝氣、熱情,能夠真摯表達自己的考生,引入虛假、做作表演的歧途。這是考生和家長要慎重選擇的方式。
記者:學校錄取原則是什么?
負責人:錄取原則均為文化課成績達到學校劃定的文化課錄取控制分數線后,按排名從高到低錄取。不同文化課劃線規則有所不同,詳細劃線辦法已公布在招生簡章中。
記者:一些家長認為,藝考是文化成績低的考生上大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您怎么看待這個問題?近年學校對考生文化要求是不是越來越高?
負責人:“藝考是文化成績低的考生上大學的一個重要途徑”這確實是誤區,沒有基于對藝術類正確真實的判斷。
比如,表演是研究人和表現人的,是否具備較深的文化底蘊對學習表演的學生來說十分重要。試想,如果學生沒有扎實的文化基礎和深厚的文化修養,沒有參透劇本的能力,就做不到理解和分析清楚人物。認知層面有欠缺,何談表現?
目前高考成績是對考生文化基礎和文化修養的一個較公正客觀的評判標準。中戲一直在傳遞增強對考生文化課成績要求的信號,也是為了使考生對藝術類有清醒的認知,理性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