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量級獎項,獲獎的都是在各行業做出過偉大貢獻的人,獎項共有六個,莫言曾獲諾貝爾文學獎,屠呦呦曾獲諾貝爾醫學獎,兩人在文學和醫學界的成績和貢獻都很大,要論誰的貢獻和影響大,這就要從應用性考慮,莫言是文學作品,他給我國文學界樹立了榜樣和楷模,作品也很受大家歡迎,但是醫學獎項是可以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為更多身患疾病的人解除痛苦的,屠呦呦的成就是世界性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莫言的成績!
諾貝爾獎是一直是各國科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等較期待獲得的獎項,如果能獲得諾貝爾獎,對于這部分科學家、文學家、經濟學家來講,既是對他們在成績、工作上的認可和肯定,也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聲譽影響,同時還能得到人生價值的體現。
在我國的諾獎歷,雖然有不少人獲得了諾獎,但是他們絕大多數不是以中國人的身份獲獎,比如: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等。不過,較近幾年中我們發現中國人開始有機會染指諾貝爾獎,截至目前已經有2人獲得過諾獎,這也在程度上展示了我國的強大實力。
屠呦呦于2015年獲得諾貝醫學獎,她的獲獎理由是 “有關瘧疾新療法的發現”——可以顯著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的青蒿素。這項醫學發現為世界醫學領域治療瘧疾病找到了巨大沖刺,是世界醫學領域中具有標志性的事件,可以將其載入世界醫學領域史冊的關鍵一環。
要知道如今非洲貧困地區還有很多人經受著瘧疾病的考驗,每年僅非洲地區都有有數以百萬的人因為患瘧疾病而亡故的事情,屠呦呦的發現讓瘧疾病的治療看到了希望,在降低瘧疾患者死亡率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屠呦呦的成就屬于世界性的,是中國醫學領域走向世界的重要環節,更是中國醫學領域影響世界的重要支撐。前段時間,屠呦呦獲得共和國勛章,這也足以說明她的成就在我國的影響力,要知道獲得共和國勛章的都是袁隆平、黃旭華等極具影響力的人物,這也足以說明屠呦呦當前在國內的認可度與社會地位。
在肯定屠呦呦成績的同時,也并不是否定莫言的成績,畢竟他也是實現中國人獲得諾獎“零沖刺”的人,而且他的文學作品獲獎,也足以說明中國文學正在走向世界,也是展現中國文化魅力的表現,也足以說明中國的文化自信正在逐步增強。
不過,單就目前的現實意義來講,筆者認為屠呦呦對中國的影響力更大,共和國勛章就能說明一切。莫言的成績相對于屠呦呦而言,在增強國際競爭力方面還是稍微欠缺的。
從現實角度出發,醫學上的成就是比文學上的成就影響更加深遠的,不過這兩人的諾貝爾獎項也說明了中國的發展很迅速,成長速度也很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