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就是在考驗老師的授課方式和教學能力,如果老師的數學課足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們都充滿興趣和期待,學生們又怎么會不喜歡呢?這是從老師這一方面來說明的,其實學生自身才是較主要的問題,學生如果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數學考試成績也一直不好,那就會更加沒有信心學習數學,對于數學課肯定提不起興趣,那么有什么辦法讓孩子喜歡數學課,喜歡學習數學呢?小編整理以下的一些建議和方法,希望可以對大家有用!
一、要喜歡數學。要喜歡數學課,首先還是要喜歡數學,畢竟數學是數學課的內容,如果對數學沒有興趣,那么數學課也會上的沒精打采的。因此,要建立孩子對數學的興趣,一方面,要從數學規律、數學思維等方面不斷的激發孩子的天性和活力,讓他們愛上數學,另一方面,也要從成績入手,讓他們始終在數學上獲得成就感,獲得快樂,并進而正向反饋給孩子,以鼓勵他們持續的對數學產生興趣。
二、要喜歡上課。很多同學喜歡學習,但不愛上課,認為上課約束性太強,老師管的太嚴。還有一部分學生是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進而不愿意上這個老師的課,這些當然是錯誤的,不過對于小學生來說,讓他們懂這些有些勉為其難。我的建議是,一方面,老師應該根據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做出調整,盡量使自己的講課風格適合更多的孩子,在增加課堂紀律的同時,適當的增強課堂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另一方面,孩子們也要學會理解、尊重老師,要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對自己負責的意識,從獲取知識的角度,盡量的弱化老師講課風格對孩子的影響。
三、要喜歡上數學課。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數學課堂是豐富多彩的,是引人入勝的,但對于另一些學生來說,數學課堂是令人生厭的,究其原因就是聽不懂(當然也有少部分學霸覺得老師講的太簡單),那么,如何能讓孩子聽懂呢?我認為數學課堂的設置應該注重以下幾個環節。
1.增加趣味性,數學本身就是一門有趣的學科,老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上針對講授的知識點,列舉甚至以實物作為參照,強化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具體應用,增強數學課堂的趣味性。
2.增加互動性,數學本身就是一個有問有答的學科,老師不僅僅是講授知識,更需要通過提問環節,掌握孩子是否真正領會了知識點的含義,同時,采用互動的方式也可以增加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增加基礎性講解。小學階段很多數學題目很簡單,但簡單的題目后面蘊含了比較深刻甚至是復雜的原理,這就需要老師要將知識點逐一拆開,細致分析,并循序漸進的講授給學生,這樣才能增加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只有聽懂了,會做了,得分了,孩子在成長中獲得了成就感,才能反過來加深對數學課的認識,更加喜歡甚至熱愛數學課。
綜上所述,課堂上的生動有趣是一方面,這就要看老師的能力,學生的自主性是另一方面,這就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引導,孩子喜歡上數學課還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