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督孩子好好寫作業之所以成為家長們的一個問題,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孩子的學習是出了問題。只有上小學、初中的孩子才需要監督寫作業,上高中以后的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已經基本養成。
首先,在小學、初中階段的孩子,并不是都需要監督寫作業,一部分自小養成自覺學習習慣的孩子,早已學會了自我管理,學會了自主安排自己的學習和娛樂時間,當然,這樣的孩子的家長不會遇到這樣的困惑,就會比較,孩子的成績也很,可喜可賀。
其次,需要監督才能完成作業的孩子也是分兩種情況的:一種是老師布置的作業能夠獨立完成,但比較調皮貪玩,因此完不成作業,需要家長監督的;另一種是學習困難的孩子,也就是現在教師們口中的“學困生”,不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因不會而對寫作業產生一種恐懼,就特別需要家長監督做作業。
不同的情況就要區別的對待:第一種能獨立完成作業又比較自覺的孩子,家長也不能當甩手掌柜,要對他們的好習慣進行鼓勵和表揚,另外還可以進行適當的家庭獎勵,使他們的好習慣能長期保持下去。第二種能獨立完成作業,因調皮貪玩影響寫作業的孩子,家長就應該監督寫作業了,在孩子寫作業時,停下自己的事情,專注的給予孩子陪伴,同時,在孩子完成作業后,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達到逐漸培養孩子自覺、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
重點的是第三種情況的孩子,他們在學習上面臨著困難,甚至缺乏自信和自覺,這就需要家長的高度重視,不單單是監督孩子寫作業,更重要的是要抽出較多的時間,花費更多的精力,弄清孩子的學習情況、學習內容,在監督孩子寫作業的同時,更要幫助孩子完成作業,查漏補缺,慢慢建立孩子的信心,補上落下的功課。通過堅持和努力,孩子獨立自覺寫作業的好習慣就會慢慢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