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怎么讀?鐸的基本釋義是什么?本文我們就針對這幾點來看展內容,幫助到大家更好的掌握鐸字的相關知識點!鐸的讀音其實是duó,二聲,一種中國古樂器,多用于軍旅。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了解,希望各位下次遇到不要出現不認識的情況哦!
鐸怎么讀?
普通話鐸的讀音是:duó。
鐸基本釋義:
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盛行于中國春秋至漢代。木鐸。鈴鐸。鐸舞。
鐸為戰國時期的樂器,主要有外卒鐸和郢率鐸。外卒鐸,腔內有小環為舌,口部甚曲似鐘于。郢率鐸,不附舌,口部曲勢較淺。
不過,這種振鐸以通鼓的規則,在春秋末期似乎不再流行,如《國語·吳語》有云:“王乃秉枹,親就鳴鐘,鼓丁寧、錞于,振鐸,勇怯皆應,三軍皆嘩,扣以振旅,其聲動天地。”從這段文字來看,似乎是各種戰鼓樂器和喧嘩之聲一起發動,并無先后之別。或者,這乃是“禮崩樂壞”的表現也未可知。
鐸出自哪里?
《左傳·襄公十四年》:“故《夏書》曰:‘遒人以木鐸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鐸,木舌金鈴”。
【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咀ⅰ抗耪邔⒂行铝睿貖^木鐸以警眾。木鐸,木舌也。文事奮木鐸,武事奮金鐸。
又【地官·鼓人】以金鐸通鼓?!咀ⅰ胯I,大鈴也。振之以通鼓。
又牛鐸?!臼勒f】晉荀勗逢趙賈人牛鐸鳴,識其聲,及掌樂,音未調,曰得趙賈牛鐸則諧矣。下郡國,悉送牛鐸,得之果諧。
又地名?!咀髠?middot;僖十六年】狄侵晉,取狐?受鐸。【注】受鐸,晉地,在汾北。
又國名?!咀髠?middot;宣十六年】晉士會帥師,滅赤狄甲氏,及留吁鐸辰?!咀ⅰ胯I辰,留吁之屬。
又宮名。【左傳·哀三年】司鐸火?!咀ⅰ克捐I,宮名。
又姓。【左傳·成十八年】鐸遏?為上軍尉。【前漢·藝文志】鐸氏微三篇。【注】楚太傅鐸椒也。
又人名?!咀髠?middot;僖二十八年】曹叔振鐸。又【昭十三年】司鐸射。
鐸詳細解釋:
動詞
刺;啄。 你還把熱舌頭鐸我!——《西游記》
名詞
(1) 形聲。字從金從罒/幸,“罒/幸”亦聲。“罒/幸”意為“一網打盡”。“金”與“罒/幸”聯合起來表示“金屬質地的人徒召集器具”。本義:大鈴。說明:聽到鐸聲后,人不分男女老幼,需要全部到指定地點集合,不能有遺漏。
(2) 同本義
鐸,大鈴也。軍法五人為伍,五伍為兩,兩司馬執鐸。——《說文》
徇以木鐸。——《周禮·小宰》
告寡人以事者,擊鐸是也。——《淮南子·泛論》
(3) 又如:鐸語(祭祀神靈時,用鐸聲節歌舞以祭);鐸頭瘟(呆瘟神)
(4) 掛在牛馬頸下或屋檐下的小鈴。寶鐸含風,響出天外。——《陜西伽藍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