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課堂筆記對于學習是有幫助的一件事情,但是對于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做課堂筆記的能力還比較弱,要想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要監督孩子做到以下這的幾點:
1.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能玩文具、要專心、認真的聽老師所講的內容,這是我們經常說到的課堂學習效率,孩子只有在增加課堂學習效率的前提下,才能有考試得分的基礎增加。孩子增加了課堂學習效率,家長才能減少課后幫助孩子一遍遍的復習和重新來抓課堂知識的時間,這樣才能有時間和孩子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比如閱讀、孩子的興趣孩子,甚至帶著孩子的一起旅行。
2.因為一年級新換了“部編版”的教材,其實不管換不換教材,家長要對孩子學習的課本知識有所掌握,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孩子階段性學習的內容,幫孩子“摳重點”“抓難點”。我們之前也建議家長配套買老師在學校用的各類教輔用書,這點是很重要的,家長即使沒有教學經驗,對照教輔用書,也能知道孩子階段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只有這樣,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才能“”及時補位”。
3.關注孩子的作業習慣。比如老師會布置作業,但是因為一年級的孩子都不會寫字,所以老師會在“微信群”再次群發作業,我們更多的要要求孩子自己記作業,回家自己及時完成作業,自己檢查作業,自己檢查增加沒有錯的情況下再給父母檢查。這些學習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功,都需要家長下功夫,花時間,而一旦好的學習習慣養成之后,我們的孩子在未來的很多年學習生活中,他們都會因此而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