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著的壓力,學生們將更多的時間投入到了學習生活中,從而忽視了對于身體健康的關注!近年來體育也逐漸納入考試的考核范圍,其分值也在不斷的提升,所以同學們在關注學習的同時,也要關注體育,不僅僅是為了考試,也為了自己的身體健康!
中國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司長王登峰透露,待中考體育加試制度愈加成熟、科學、客觀后,可為高考體育測試提供參考,高考中,體育成績也將成為人才選拔的重要標準。這意味著今后人才選拔的方向,將從原來智力考量的單一標準,逐漸走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
陸續增加運動技能評價標準
“體質測試的結果表明,中考和高一學生的體質是較好的,這要歸功于這些年一直堅持的中考體育加試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它確實推動了中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和體質的增強。”王登峰說。
但不能回避的是,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抱著應試的心態,在中考前兩三個月進行運動員式的集訓,以增強體育加試成績。中考過后,因為高考沒有體育加試,原本用來參與體育鍛煉的時間全部被做題擠占。
如何將中考體育加試的正面作用放大、規避應試的負面作用?王登峰的答案是,完善中考體育加分機制,用更為科學、客觀的評價體系,推動學生體質的提升和運動技能的增強。具體來說,就是加大部分通過長期體育鍛煉才能增強運動技能的項目的考察分數,降低形體類與遺傳因素關聯性較大的測試項目分值。同時,逐漸引入體育技能等級評價標準。
王登峰稱,現行的考試制度中,更多側重考量學生體質,運動技能的考評相對弱化。這其中,學生體質與遺傳因素、后天的成長環境,以及參與體育鍛煉的強度等都有關系。今后,為了真正反映出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效果,將逐漸降低身高體重等形體類測試項目的分值比例,逐漸增強部分可以通過后天訓練掌握運動技能的測試項目,例如:長跑、短跑、男生引體向上、女生的仰臥起坐,以及肺活量測量等。
而從體育教學改革的角度來看,體育測試將從原有注重學生體質測試,轉型為基本運動技能加上專項化運動技能的方向發展。其中,針對專項化運動技能應建立技能等級標準。今后的體育加試中,運動技能等級與分數掛鉤,更能體現出平日里體育鍛煉的真實效果。
體育今后也是高考錄取標準
如今,有13個省市將“見義勇為”列入高考加分項目,這意味著高考也會從原本單一智力評價標準,轉向德智體美的綜合素質評價。德育成為高考加分項目,體育、美育也會逐一加入。而中考體育加分政策的不斷成熟,評價機制的科學客觀,為學生綜合評價奠定了基礎,也為今后高考中體育科目的加試提供了參考依據。
王登峰介紹說,目前,體育測試已被納入高考學業水平測試,以“通過與否”的形式成為高考的參考依據。未來,體育在高考中將變為ABCD等級的客觀數量化評價方式,成為高考錄取的標準之一。#p#副標題#e#
體育是綜合素質重要體現
不僅是高考,評優、評獎、考試、就業安置等,甚至工作后能否成為一個受歡迎的、可持續發展的員工,都要參考體育成績。
體育科目對于一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競技場上服從裁判可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團體運動項目可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運動中還要學會尊重對手、接受或好或壞的比賽結果,這些都是一個人綜合素質的體現。
其實體育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密切相關的。不說平時的體育課程是學校的基礎必修課,需要我們認真對待,就算想到“生命在于運動”這簡單的道理,我們也該認真鍛煉身體。
教育部一直在強調體育的重要性,想想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試行)就把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列入評優的重要條件,再說有一個好的身體,才能有更好的學習工作狀態。
對于中考體育未來幾年的變革,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分值會越來越重要!要想讓孩子順利通過中考體育,較好的方式就是讓孩子把體育也當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養成愛運動的習慣,這樣何愁沒有好成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