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近刷爆朋友圈的不是什么娛樂新聞,也不是什么高考考生,而是中學生生物學聯賽的一個比賽環節!這是個實驗環節,要求學生現場解剖鯽魚,據悉這次比賽中有50位選手獲得了北大清華!小編在也祝賀各位同學,我們來了解一下詳細情況吧!
日前,第27屆中學生生物學競賽結果出爐。較終有50位選手脫穎而出,不僅拿到了金牌,還入選了集訓隊,并憑此獲得保送北大清華的資格。
其中,包括的4位高中生。目前,這4位同學已經確定保送清華大學(分數線,設置)。
這次比賽刷屏朋友圈,是因為在比賽中有個實驗環節,要求選手現場解剖一條鯽魚。較終獲勝的選手,基本都在這個環節表現出色。因此有網友調侃說,“學解剖鯽魚啊,有機會保送北大清華。”
的四位高中生,分別是杭二中高三學生李浩成、學軍中學高三學生趙子涵、中學高二學生張鎮東、寧波鎮海蛟川書院高三的許藝軒。
第二中學李浩成
本科生物課程已經學完
杭二中高三的李浩成,在這次生物學競賽中,成績位列第11名,省第一,現已簽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
李浩成說,自己在這次比賽中只能算是發揮正常。之所以參加比賽,是因為他對生物學科很感興趣,今后想從事基礎研究,希望能解決血友病之類的疑難雜癥。因此,當成績出爐,清華大學伸出橄欖枝時,盡管有許多可供挑選,他還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生物。
“他是一個心很靜的人,喜歡看書,生物學方面的書看得尤其多,摞起來起碼有一個人那么高。”教練黃雄偉這樣評價得意門生,“他已經把本科與生物相關的課程都學完了,目前的生物學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已經過重點大學普通學生水平。”
學軍中學趙子涵
她的文科成績其實更好
趙子涵,是進入集訓隊的4位選手中的女生,也是被保送清華大學生物科學。
“這個小姑娘很冷靜,有主見有想法,遇事不慌,學習能力強。”教練方親親介紹說,“趙子涵的動手能力很強,平時訓練中,她的動作就特別快,而且穩定。這些優點都幫助她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動物學實驗要求現場解剖一條鯽魚,這道考題讓不少考生猝不及防,但趙子涵發揮很穩定。
趙子涵的爸爸曾經是一位初中老師,教歷史與社會。媽媽也是初中老師,是大關中學英語教研組長,據說她的舅舅、外公也都是英語老師。
“她從小英語成績就很突出,高二曾獲得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賽區)一等獎。”趙爸爸告訴錢報記者,“可能是家里都是文科老師的緣故,子涵文科一直比理科好。”
那怎么參加了生物學這樣的理科競賽?“她想挑戰一下自我吧。”趙爸爸透露,子涵是從高中才開始接觸生物學競賽的。家里雖然老師很多,但都偏文科,幫不上什么忙,“她能夠取得好成績,主要還是靠自己努力和教練指導。”
中學張鎮東
考前就猜中了要解剖鯽魚
張鎮東是中學高二的學生,今年生物競賽中排名第35,省排名第三,目前已被清華大學生物科學預錄取。
比賽的時候,張鎮東個人感覺發揮并不太好,由于題目普遍比較長,他的生化實驗有部分題目都還沒做完,但較后成績還是挺不錯的。
這次比賽考“鯽魚解剖”有些出乎大家意料,但張鎮東一開始就猜到了,“考前去參觀考場,我看到現場放了一些工具,就想到可能會要解剖魚類。”他馬上把這個猜想和隊友分享,可沒人相信,他只好自己默默準備。
雖然猜中題目,但張鎮東這次是生平第一次解剖魚,“之前做實驗都是解剖蝗蟲之類的無脊椎動物,考試之前從來沒解剖過鯽魚。”
寧波鎮海蛟川書院許藝軒
學習靠理解不靠死記硬背
鎮海蛟川書院高三1班許藝軒,以第13名的成績入選了集訓隊,并獲得清華大學錢學森力學班保送資格。
對于這次的成績,許藝軒認為,要感謝學校、老師和家長,以及小伙伴們的陪伴和助力。“誰有強大的意志力能堅持到較后,誰就更。”許藝軒說。
指導老師袁有平評價愛徒:“許藝軒學習能力很強,對于書本總是試著去理解而不是死記硬背。他學習目標明確,去年比賽考得不理想,從那時起他就下定決心要進集訓隊,獲得保送清華大學的資格,如今終于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