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教育政策改革變動還是比較大的,對于基礎班,火箭班等等,不少省市都開始進行改革,確保均衡分班,讓學生公平接受教育資源!!!近期,成都市就針對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三不準”發布相關通知!據悉成都各校校長也簽署了“承諾書”,不提前招生、不設基礎班!具體怎么回事,給大家奉上原文——
我市近年來義務教育招生入學行為逐步規范,免試就近入學政策逐步落實,教育良好形象進一步提升,但好的教育資源仍不能滿足群眾強烈需求的矛盾依然突出,提前招生、“憑證”入學和“基礎班”問題仍然存在。
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三不準”
為解決市民關注問題,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招生入學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落實清理舉辦、承辦、協辦違規競賽活動的相關要求。12月1日,市教育局召開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規范招生入學工作會,對我市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提出了“三不準”:
1、不準提前招生。
公辦、民辦學校須嚴格按照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的統一部署,在規定的時間開展招生入學工作,增加九年義務教育依法實施。學校不得提前組織考試和錄取新生,不得擅自計劃擴班招生,不得以接收轉學生的名義擅自在非起始年級增加班數,變相違規招生。
2、不準“憑證”招生、入學。
嚴禁通過形式以學生各類競賽、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單獨、委托或變相委托個人、社會其他機構進行以選拔生源為目的的考試及各類培訓班;采用統一筆試或者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方式選拔生源均視為憑證入學。
3、不準設基礎班、實驗班等,需要均衡分班。
學校須規范編班辦班行為,實行均衡編班,不以實驗班、特長班等名目設立基礎班、快慢班等。
“我們將進一步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上下部門聯動,堅決查處違規行為,接受輿論監督。”市教育局相關領導表示,市教育局將定期或不定期對學校規范辦學行為相關情況開展監督抽查,同時鼓勵學生、家長、社會各界舉報監督。
此外在會上,全市各區縣教育局、直屬(直管)學校簽訂了《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承諾書》,承諾堅決執行各級規范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錦江區、青羊區,石室中學、成都外國語學校、成都實驗外國語學校、七中育才、樹德實驗等部分區(市)縣教育局、公民辦學校就規范招生入學工作作了座談發言,青羊區教育局、錦江區教育局與成外、實外作為代表在會上現場簽訂“承諾書”。
學校承諾:
均衡編班,不設基礎班、快慢班
各學校在會上簽訂承諾書,承諾:
1、杜絕提前招生入學行為。
嚴格按照主管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部署,在規定的時間開展招生入學工作,維護正常招生秩序,不提前開展(或變相開展)招生宣傳、報名和錄取新生工作;不通過舉辦相關培訓、考(測)試或委托其他機構提前(或變相提前)選拔、特殊培養學生;不得擅自在非起始年級增加班數或過規定班額接收轉學生,變相違規招生。
2、堅持免試入學原則。
不采用統一筆試或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選拔生源;不以各類競賽、測試、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不為義務教育段的民間競賽、考級等選拔性考(測)試活動提供場地、宣傳渠道、考前培訓、考務服務等。
3、規范編班辦班行為。
學校一律實行均衡編班,不以實驗班、特長班等名目設立基礎班、快慢班等。
以上承諾歡迎廣大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監督,隨時接受各級教育主管部門的檢查。如存在違反以上承諾的行為,自愿接受教育主管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的處理。#p#副標題#e#
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承諾:
嚴格規范各項要求
其中民辦校違規嚴重的將吊銷辦學許可
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在會上簽訂承諾書,承諾:
1、嚴禁違規提前招生。
要求區域內公辦、民辦學校須嚴格按照成都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的統一部署,在規定的時間開展招生入學工作,不得提前開展(或變相開展)招生宣傳、報名和錄取新生工作,增加九年義務教育依法實施。
2、堅持免試入學原則。
嚴禁采用統一筆試或變相形式的統一知識性考試選拔生源;嚴禁義務教育學校以各類競賽、測試、考試證書、榮譽證書或學習等級等作為招生入學依據或參考。
3、規范編班辦班行為。
要求學校實行均衡編班,不以實驗班、特長班等名目設立基礎班、快慢班等。
4、落實監管責任。
加強對區域內義務教育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管理及監督,嚴格規范各項要求,立即整改違規行為。對違規的中小學校及主要負責同志給予通報批評、取消評優評先資格、撤銷榮譽稱號及相應的行政處分,其中民辦學校違規情節嚴重的,依法責令停止招生直至吊銷辦學許可證。
以上承諾歡迎廣大學生、家長、社會各界監督。
對話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
對于市民特別關注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市教育局普一處處長進行解答。
哪些學校簽承諾書?
該承諾書,我們要覆蓋全部學校。其中,市屬直管學校與各區市縣教育行政部門簽署了承諾書后交到市教育局,各區市縣按照要求督促各區市縣管學校簽署承諾書。我們要求各區市縣教育局局長簽署承諾書,各學校校長簽署承諾書。
“基礎班”究竟是指什么?
按照教育部要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需要均衡編班,不能以實驗班、特長班等名目設立基礎班、快慢班等。學校可以根據自己需求組織考試,進行均衡的“S”型分班,比如前六名依次序分在六個班級,嚴禁“一刀切”地把學生都集中在一個班級。同時,我們也不建議學校用“實驗班、基地班”等名稱來命名班級,以免市民造成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