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堂上提問并不是好習慣
提出這個問題的爸爸/媽媽可能有一個誤會,認為孩子在課堂上能向老師提問,是個好習慣。就我的經驗來看,這并不是個好習慣。
首先,老師對每一堂課的進度,都有自己的安排,會事先規劃好,哪些問題要向學生提問,但課堂時間緊張,一般不會規劃出一段的時間留給學生提問,因為每個孩子提出的問題可能都不同,一一回答的話,很可能就打亂了這堂課的計劃。
而且課堂上特別愛提問的孩子,可能會造成老師的困擾,我們大兒子中考,在一次家長會上,老師特別提醒一位同學的家長,請他和孩子溝通,在課堂上盡量不要向老師提問、和老師討論,因為那位級愛在課堂上提問的同學,已經讓老師和同學都不堪其擾。
其次,小一些的孩子,你鼓勵他在課堂上提問,很可能就會變成他隨時插老師的話、接老師的話茬,破壞課堂秩序,小學階段,讓老師較頭疼的就是這樣的孩子。
所以,明智的爸爸媽媽,請不要認為在課堂上提問是一個好習慣,更不要鼓勵孩子在課堂上隨時向老師提問。
課下提問才是好習慣
課堂提問不是好習慣,但課下提問是個好習慣,對孩子的學習會很有幫助。老師一般都會鼓勵孩子,課上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課下或者其他休息時間找老師來問明白。
在課下提問,一是你的問題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不會耽誤老師和同學的課堂時間,二是你一對一地提問,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回答你的問題,效率更好。
在我們大兒子的中學,每天中午休息時間,都會有同學排著隊到老師辦公室問問題,雖然影響老師的休息,但老師們都特別歡迎,每個提問的孩子,都能得到老師的認真回答。
所以,爸爸媽媽應該告訴孩子:你課上有什么聽不明白的問題,課下要去找老師問明白,但是不要在課堂上就隨時插嘴提問。
父母和孩子交流越多,孩子越會有針對性地提問
至于如何培養孩子會提問,我們的經驗是,父母平時在家里多和孩子交流,多討論問題,孩子更容易捕捉到自己有疑問的地方,然后有針對性地提問。父母平時在家里和孩子交流過少,僅憑孩子在學校的訓練,他是很難學會提問的。
而不會提問的孩子,既不知道自己哪里不明白,而且有不明白的地方,他也找不到自己的問題在哪里,更不會明確地去向老師提問,慢慢地,不會的地方就越積越多,學習成績自然也不會太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