較近湖南省課程教材《生命與健康常識》出現兩處“致命錯誤”,受到了網友的熱議:教材發生錯誤,為什么十年之后才發現?難道教材不是應該每年審定一次。然后進行修改嗎?對于這件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么看待的吧!
教材錯誤潛伏10年沒發現,個中原因值得深思
生命和健康教材中的“致命錯誤”潛伏了10年,一直沒有發現。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學校并不重視這一教育,雖然編寫了教材,但具體的教育教學走過場和形式。這與目前學校普遍重視知識教育,關注中高考科目有關。
二是教師在教學中,就按教材照本宣科,書中有錯誤也按錯誤的講。可能由于在實際生活中,并沒有出現有學生使用書中方法去救助的問題(根本就沒學習、掌握),因此錯誤一直沒發現。
三是教材雖然會有修訂、重印,但基本上還是按老版本進行,如果在使用過程中,沒有人提出異議,有的教材就可能一直使用下去。甚至還有一種情況是,即便有針對教材的意見,但編寫者、出版社對意見視而不見。
為此,需要針對以上問題,首先,調整教材編寫機制,要從以前行政部門主導,編者閉門編寫到建立開放的編寫機制,在編寫過程中,要廣泛聽取意見,尤其是人士意見。這次湖南教育部門針對質疑,舉行論證會,這種論證會應該在教材編寫時就進行,一方面可以讓教材編寫更完善,另一方面也可減少教材編寫中的錯誤、疏漏,畢竟幾個編寫者的視野、學識是有限的。
其次,要讓學校真正重視對學生的生命健康教育,除了編寫教材、開課之外,還需要改革教育評價體系,扭轉學校辦學的應試教育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