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們學習壓力都比較大,也較長聽家長們抱怨孩子作業多,晚上做不完,睡眠質量也不好。也聽很多孩子說作業多,很累。但是,也是有一些孩子能早早地完成作業。那么,如果孩子和家長抱怨作業太多,家長應怎么解決呢?
同一個班里有的孩子認為作業雖多還可以、有的認為不算事兒、有的認為作業多的簡直無法承受這是一種事實,這和每個孩子的時間安排、學習習慣、學習能力正相關的。
所以建議家長先做到事情不是抱怨,而是冷靜下來和孩子一起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大致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分析:
了解事實:
1, 是班里孩子都認為作業多的有些承受不住,?
2, 還是極個別孩子比如自己孩子認為無法承受?
解決辦法:
一, 如果孩子都認為太多無法承受,那么就和老師多溝通,反應事實,小學老師的考核不是嚴格,他們還是很能理解孩子也能實事求是地做出改變的,尤其現在,老師也普遍重視孩子的心理成長教育。
二, 如果是自己孩子是個例,那就不是學校老師作業多的問題,而是自己孩子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以及時間安排的問題了。
也要和老師溝通,此時是請教:認真考慮自己改如何幫助自己的孩子增強作業的效率,分步驟地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記住,此時:家長要和孩子產生共情之后更重要:有計劃分步完成作業,比如:放學后先寫完一科作業,之后休息一會兒、再寫另外一科,等到吃飯后,也就剩下很少了,孩子逐漸體會到了作業分步完成的和快樂,那么漸漸他自己就學會更好地安排自己的作業時間了。
在這個解決過程中有三個關鍵點:(1),認可他的感受,但不做抱怨,而是用積極的心態和語言暗示他:比如,“你是不是覺得作業太多了?—— 咱一點點啃骨頭,來媽媽陪你先搞定這一張。”等孩子做完了一張,及時給予鼓勵:“哇,不錯,消滅了一根骨頭!來慶祝一下!”(2),及時鼓勵,此時一個擁抱或者一個擊掌都能給孩子精神上的鼓勵,看孩子狀態,可以喝口水或者去趟廁所,再接著來第二步:“開始啃第二根骨頭了!”(3),及時調整身體和情緒,什么時候看到孩子累了,及時休息,調整一下狀態,在孩子注意力不能很好集中時建議他運動或休息,換換腦子。
這個過程需要時間長短不一,這要看家長怎么做了,也許這個過程對家長是一個折磨,那么只要堅持過去了,以后孩子也就一順百順了。
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需要家長費些心思,如果孩子兒時你選擇了省事,那么隨著孩子成長需要你加倍地付出心力,如果孩子成人后,你多少的付出也換不回一個心儀的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