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教育部門召開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介紹義務教育三科教材的相關情況,新教材將在今年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小編今天和大家一起來看看義務教育語文新教材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編寫思路有哪些?課本的體系結構是什么?快來看吧!
義務教育語文教材
義務教育語文統編教材總主編、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介紹義務教育語文教材體系結構和主題教育落實情況。
一、編寫原則與思路
二、體系結構
語文教材一至六年級每冊6-8個單元,由課文、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板塊組成。每單元3-4篇課文,語文園地包括“日積月累”“字詞句運用”“書寫提示”等欄目。
七至九年級每冊6個單元,包含閱讀和寫作兩大板塊,各單元穿插安排“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名著導讀”“課外古詩詞誦讀”等欄目;八至九年級每冊設置1個“活動 · 探究”單元,突出任務性學習理念。
三、落實主題教育情況
(一)中華傳統文化教育方面
一是增加古詩文。小學語文有古詩文129篇,初中語文古詩文選篇132篇。選文體裁多樣,從《詩經》到清人詩作,從諸子散文到歷史散文,從兩漢論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文,均有呈現。
二是增設專題欄目。如小學的“日積月累”欄目,安排了楹聯、成語、諺語、歇后語、蒙學讀物等傳統文化內容,初中的“綜合性學習”欄目,圍繞“友”“信”“和”等傳統文化關鍵詞,設計了一系列專題活動。
三是大量編選反映中華傳統文化的課文。如《紙的發明》《中國石拱橋》》等,贊頌古代勞動人民智慧;《鄧稼先》》《黃河頌》等,弘揚愛國敬業、誠實守信、堅忍不拔等中華傳統美德。
(二)革命傳統教育方面
主要以選文來體現。既有反映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革命經歷的篇目和他們的作品,也有反映革命英雄人物的篇目,如狼牙山五壯士、江姐、黃繼光等。
小學教材中有《朱德的扁擔》《金色的魚鉤》等革命傳統選文約40篇,初中教材中有《紀念白求恩》《回憶我的母親》等革命傳統選文30多篇。同時,指導學生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長征》《紅巖》《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紅色經典名著。
(三)主權教育方面
主要以選文來體現。或者描繪祖國山川的秀美與雄壯,以美麗的景物感染學生,如《富饒的西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或者展示中華民族偉大堅強、百折不撓的民族精神,以鏗鏘的話語激勵學生,如《黃河頌》《壺口瀑布》;或者講述各族人民維護領土完整、守衛祖國海疆的英雄事跡,以感人的故事滋養學生,如《無名島》《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