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拖拉是一個常見問題,很多年齡段的小孩子都存在。一二年級,正是孩子規范學習習慣的初級階段,對于孩子今后的學習習慣培養十分關鍵。下面分享詳細的內容,幫助家長們有效糾正孩子寫作業拖拉的現象!!!
透過行為分析本質,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寫作業是一種行為,但是從行為背后看,則能看出孩子的學習習慣。若是寫作業拖拉,則是反映出孩子在學習上可能存在拖拉的習慣,在生活上也會存在。比如,早上起床后洗漱比較慢等。要關注孩子在學習上的其他的學習狀態與行為,觀察了解孩子的學習習慣,看看有哪些值得肯定的習慣,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學習習慣,哪些習慣是相互影響的。
對于孩子的而言,學習習慣是從小建立的,而且是一個螺旋式加深的過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會受到孩子個人、環境、父母、老師、同伴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也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所以家長需要在孩子成長階段格外重視其良好習慣的培養。
先分析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具體真實原因
先分析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原因,有兩個要求,第一是具體原因,有了具體原因才能夠對癥下藥,有針對性改善;第二是真實原因,只有找到了真實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達到預期的改善效果。
一般來說一二級孩子寫作業拖拉可能是以下幾種原因:
1、孩子性格比較慢,做事情慢悠悠的,不光是寫作業學習中,生活上亦是如此。
2、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對學科內容不夠融入,集中不了精神,不喜歡寫作業。
3、孩子對學習有困難,不能獨立完成作業,產生了畏難和抵觸情緒,導致寫作業拖拉。
4、孩子被其他事情所吸引,表面上在寫作業,其實內容已經在神游,腦子里面思考的全是其他事物,或是寫作業時候就在玩筆發呆等等、
5、孩子身體狀態不佳,比如沒有充足的睡眠,比如白天在學校大量的體育運動,寫作業的時候很疲憊犯困。
6、其他特殊原因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與解決
根據以上一般的原因,提出對應的解決思路,但具體針對不同孩子,還是要因人而異哦。
1、從生活中就開始鍛煉孩子,克服拖拉的習慣,增強速度。
2、通過多種方式和渠道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3、尋求幫助改善孩子學習上的困難,增強學習能力,讓孩子能夠獨立完成作業。
4、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到底被什么所吸引,及時正確引導,適度提醒,有效教育。
5、了解孩子的身體情況,和孩子一起去發現問題,安排好時間,增加良好的學習狀態。
采取合理的引導方法
1、制定寫作業的計劃
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制定相關合理的寫作業計劃,培養孩子建立時間的管理意識,讓孩子做時間的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在寫作業時,提醒自己分配時間,提率等。
2、采取合適的激勵機制
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制定激勵機制,利用適當的獎勵來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同時設置一些小懲罰來規避孩子偷懶行為,不過這就需要家長講究藝術來定具體的激勵機制咯。
3、改善是一個長期過程,戒驕戒躁
改善學習習慣是一個長期過程,并非短期立竿見影,所以家長和孩子都要保持耐心,尤其是家長,教導孩子不要拖拉作業時,保持心態平和,不要采取暴力手段,當孩子努力改善時,要積極肯定孩子在寫作業上的進步,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戒驕戒躁,相信在父母和孩子的努力下,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