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會撒謊,這是前提。或者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在童年多少都有對父母撒謊的“刺激”的經歷。但是孩子為什么會撒謊?作為家長應該怎樣幫助孩子不撒謊?
1.孩子認為自己所做的某件事沒有達到父母的要求,害怕受到來自父母的各種“懲罰”。
2.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渠道不順暢,孩子的各種心理話不愿意和父母正常的溝通。
孩子內心可能會這樣想:不想和父母溝通,這件事如果說了,就會被打/罵,不如不說。
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撒謊,是一些無關緊要的小事,家長大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家長覺得孩子撒謊的內容已經“違背了原則”,就要指出孩子的問題所在,本著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的態度、客觀冷靜的來 處理孩子的“撒謊”問題。
1.告訴孩子,自己小時候也有過撒謊的經歷,但是自己還是更愿意把事情告訴父母,這樣才能獲得更好的幫助。讓孩子不要為撒謊這樣的事產生極大的心理負擔,家長姿態開放和開明,孩子和父母的溝通才能更順暢。
2.告訴孩子,實話實說,和父母之間的坦誠不公,父母是不會因為一個在父母面前說真話的孩子而動怒(家長也要做到這一點才行)。
3.當發現孩子的問題之后,積極的幫助孩子想辦法(要讓孩子一起參與其中),特別是孩子的撒謊內容在:學習成績下滑、被別人欺負、被老師批評這些很多家長“不能忍”的事情上時,這才是孩子更需要幫助的時候,也正是因為孩子需要幫助,如果家長能夠幫他們“渡過難關”,孩子才會更信任父母。
4.營造積極的、溝通順暢的家庭環境,孩子才會更信任家長,這永遠是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