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不夠積極?如何養成孩子的積極心理呢?

        家庭教育 來源:網絡 編輯:小新 2017-08-04 14:47:58

          孩子總是寄托著家長們較真摯的期待,對于孩子的未來,家長們也是充滿了想法,到底希望孩子成為怎樣的人呢?自信?勇敢?有擔當?但怎樣才能讓孩子具備這些東西呢?怎樣才能引導孩子走向較正確的道路呢?且聽小編為你細細道來!

          幸福的能力

          第一個是幸福的能力,目前研究積極心理學和幸福學的人是多的,這個算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的心理學家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一個模型。

          他認為幸福主要由這么五個部分組成。一個是正面的情緒,其實就是積極的情緒,能夠做一種情緒的調控。第二個是人際關系,能夠有比較良好的一個人際關系。第三個就是投入,第四個是成就,然后人生意義。
         

        孩子做事情不夠積極?如何養成孩子的積極心理呢?
         

          第一個積極情緒就是一種主觀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什么叫主觀幸福感?就是說你自己覺得幸福不幸福,因為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是不一樣的,每個人生活的方式和理念不一樣。

          好像是去年還是前年當時中央電視臺有一個調查,就問你幸福嗎?出了很多的段子,其實問的就是主觀幸福感,你不用做判斷,你認為你幸福嗎?這就是一種主觀的。生活滿意度也是同樣的道理,都是一種主觀的評估。

          第二個就是投入,其實它也是你個體的一個評估。比如說你做事情的時候你有沒有感覺到時間停止了,你沉浸在其中了,你是不是都忘記自我了。就像小朋友打游戲的時候、踢足球的時候,其實這個時候他就是很投入的。

          積極心理學里給這種投入的狀態起了一個名字叫福流,英文是叫flow,你能感覺到好像一種幸福的暖流從心中過去了,所以這就是一種福流的狀態。人際關系就不用做太多的解釋了,就是跟人相處的一種能力。

          另外一個就是意義,你能不能找到一種歸屬或某一樣你認為越自我的一個東西,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感,也是現在很多人缺失的東西。

          北京大學心理咨詢中心有一個副主任,每當北大有學生有自殺傾向的時候,他就要去做干預,每年大概會有幾十例,而他們也不是完全都能成功。。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就發現,那些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危機呢?原因就在于缺乏生活意義。有些孩子表面看特別正常,但是你去問他為什么有這種自殺的念頭或者舉動時,他們一些共同的說法就是我覺得生活沒有意義,特別的虛無,好像沒有什么可以追求的東西,所以這個意義對人重要,這也是幸福能力當中重要的一個。

          另外一個就是成就感,你對目標實現的一個終極追求。

          工作能力

          客觀上講我們畢竟生活在一個社會的環境里面,不是說你自己覺得幸福就可以了,如果缺乏一些比如說工作的能力,你這個幸福感可能就會大打折扣。

          為了應對未來工作種類和形式的改變,應該具備哪些能力呢?

          這個其實是有變化的,這也是剛才講的世界經濟論壇未來工作報告中提出來的一個對比。2015年的時候提出較關鍵的十大能力是這些,2020年提出的是這些,紅色部分是它的一些變化。
         

        孩子做事情不夠積極?如何養成孩子的積極心理呢?
        #p#副標題#e#

          你會發現上升位數較多的是創造力,從2015年的第十位上升到了第三位,增加了情商和認知彈性。情商和認知彈性恰恰是心理學當中重要的內容,這也是我們剛才講的,當你應對未來工作的時候,其實你的軟實力是越來越重要的。

          能力就是習慣

          雖然我們平常天天在講,但我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就是能力到底是什么?

          什么叫創造力?什么樣的孩子才會具有創造力?或者什么叫認知彈性呢?它會體現在一些具體的東西上,就是一個習慣。

          比如我們說一個孩子學習能力很強,并不是說單純講他的智商有多聰明,而是會說比如他有很好的一個學習習慣,他知道舉一反三,他遇到問題他會善于思考,通過各種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他有良好的一個控制時間的習慣,他能夠比較專注地去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這樣的一個習慣,專注力的習慣。所以能力就是習慣,或者我們可以說習慣其實是重于能力的,習慣重要。

          習慣又是什么?在我們看來它其實是包括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你平常遇到一些什么事情你會怎么樣去想它,當遇到這些事情你會怎么去做,這些都是一個習慣。

          其實很多習慣就是一種方式而已,我們可以把它分成積極的習慣和消極的習慣。

          積極的習慣主要有哪些?我想給大家分享幾個公認的或者說我認為特別重要的一些思維習慣。

          過程導向

          第一個積極的思維習慣叫過程導向,我相信大家對這個詞都不陌生,已經提得多了,但是到底什么叫過程導向,和常講的目標導向有什么關系?

          目標導向跟過程導向其實是不矛盾的,因為如果要去做事,你肯定是要有一個目標的,不然的話你就不用去做這個過程了。目標導向和過程導向就是說我要樹立一個目標,然后為了這個目標我去想我的方法、動用我的資源,我努力地去實現它,把這個過程去做好,去努力實現這個目標。

          非線性思維

          第二個積極的思維習慣,我們把它叫做非線性思維。可能這個對我們來說稍微有點陌生,但是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它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我們在生活當中就是每一個人可能都會面臨很多很多的事情。這些事情我們可以把它大致分為兩類:一類可以叫做線性的事件。比如說我做一道算術題,我就有一個過程然后得到一個答案,從A點肯定能達到一個B點。但是生活當中更多的,尤其是走上社會以后其實是非線性的事件,比如說養育孩子這件事兒,包括談戀愛、結婚、人際關系和人生規劃都是非線性的,它并不是一個A到B的事件。

          比如說談戀愛,并不是說你付出得多了,你就能得到對方給你同等的一個回報,聽起來好像這個事情有點簡單,但是確實很多人會繞在這里面就出不來。

          對那些線性的事件來講,相對來說它的可控性是比較強的。但是剛才講到的這些非線性事件,它當中的不確定性和不可控的因素比較多。這個時候如果要是拿線性的思維去對待這些非線性的事件就會出現問題。

          發展型思維

          第三個是較重要的一個思維習慣,我們把它叫成發展型思維。一個人的固定思維是一個人相信他的基本體質,比如說他的智慧、智商和天賦是固定不變的,發展型思維則是相信他的基本特質是可以通過你的決心和努力而不斷發展的。

          發展型思維模式的學生,他認為上學就是為了學習,而不是為了取得好成績,他是注重學習過程的。就像我們剛才講的這個過程性思維,他認為他努力越多能力提升得越快,他就覺得即使你有天分,你也得努力才能學有所成。

          所以遇到比如考試成績不理想了,他認為是我努力不夠,我要更加加倍地去努力,我要更多地付出時間或者嘗試不同的一些學習方法,他都把這些作為努力的一部分。

          那怎么去培養這個發展型思維呢?這個時候就是我們家長其實在這當中是起到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也包括老師,你怎么平常去贊美孩子,你怎么去表揚他特別重要,所以這個時候就有一種贊美的藝術。
         

        孩子做事情不夠積極?如何養成孩子的積極心理呢?
        #p#副標題#e#

          如果你要是通過其它一些方式,所以在他取得成績的時候,你要稱贊他努力的一個過程,這能夠讓他感到自信。因為結果是不可控的,每個孩子的天分是不一樣的,他不可能在的學科或者說他面臨的挑戰當中都能取得一個成功的結果,但是這個努力的過程他是可以去做的,這個跟孩子的天分和背景都沒有關系。

          重要!培養能力的3個前提

          尊重個性

          剛才講的這些思維習慣、能力等等,我覺得這是孩子能生活幸福、工作順利的一個增加。但是在這方面我們有一個重要的前提——作為父母,你并沒有一個適用于孩子的法寶,能夠通過某種教育方式或者某種工具,讓孩子就能夠達到你想要的一個目標。所以尊重個性特別重要。

          因為其實孩子性格是具有獨特性的,我們想想世界上幾十億人,其實沒有哪兩個人是完全相同的性格,孩子肯定也是這樣的。

          我們要積極接納孩子的個性,因為性格本身其實是沒有好壞的,它只是他的一個特點而已。你只有在接納的前提下去培養他的思維習慣,才能起到比較好的一個效果,而不是說想要去改變他。

          適度調整和把握平衡

          第二個,較較重要的前提是什么?就是要適度調整和把握平衡。

          剛才講到尊重個性的時候可能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如果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他個性太張揚了,他會跟別人發生沖突吧。

          所以第二個前提就是在尊重個性的前提下,要適度調整和把握平衡。這是我們父母在家庭教育當中應該起到的一個作用,就是要幫著孩子。

          當然這種調整和平衡,我們一下會覺得好像陡然我的壓力增大了,如果我要小的時候不把孩子這方面調整好,好像長大以后他就會遇到問題。

          其實人的性格雖然穩定,也是具有可塑性的,而且這種可塑性是終生的,當你遇到這樣問題的時候只要認識到還是可以去調整的,但是較好的時機肯定是在小的時候,就是在他成人之前。因為那個時候他是接受型的,當他一旦形成了一種固化思維再去改變的時候,對他本身來說其實是一種很痛苦的掙扎、折磨,我要去改變自己固有的很多東西,它的效果就不會有那么好。

          不追求

          除了以上兩點,第3點重要前提就是,在家庭教育當中不能追求。

          因為其實在父母成長的早期,我們的一個心態有時候是過分焦慮的,你總是想著我要幫孩子,要把他教育好,要讓他有一個比較好的前途,要讓他幸福快樂。但實際上他的幸福快樂是你能夠完全給他的嗎?肯定不是。

          所以在這個時候你要學會原諒自己放,不能把自己的焦慮傳遞給孩子。因為孩子其實是特別敏感的,雖然他不知道你為什么焦慮,但是他能感覺得出來你是焦慮的。

          其實說了這么多就回應到這個主題上了,怎么以不變應萬變?

          那就是我們要對教育孩子、對家庭教育這件事,要抱著剛才講的這些思維方式,要有一種彈性的、非線性的和過程導向的思維來看待這件事情,這就是一種元認知。

          如果你自己對這件事情不能用這種積極的思維方式去看待,那么孩子也就不可能具備這樣的思維方式了。

        *本文內容來源于網絡,由秦學教育整理編輯發布,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
        文章標簽:
        上一篇:電人玩具校園流行,玩具也會致命?普及玩具安全知識勢在必行!!! 下一篇:為什么孩子做事前要求有獎勵?物質獎勵應該注意些什么呢?
        • 熱門課程
        • 熱門資訊
        • 熱門資料
        • 熱門福利
        親愛的家長(學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經預約成功!
        同時你將獲得一次學習測評機會
        +年級學科資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韩美女乱淫试看视频软件| 美女舒服好紧太爽了视频| 嫩小xxxxx性bbbbb孕妇|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播放在线 | videos性欧美| 女人张腿让男桶免费视频大全|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毛片试看120秒| 又爽又黄有又色的视频| 黑人巨大videos极度另类| 在线播放亚洲美女视频网站 | 主人丝袜脚下的绿帽王八奴|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免费a级黄色毛片|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激情小视频| 99re这里有免费视频精品|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 久久精品久噜噜噜久久| 欧美成人性动漫在线观看| 免费a在线观看| 美女毛片在线看| 国产动作大片中文字幕 | 日韩视频第一页| 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片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日本人与动zozo|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不卡| 亚洲AV福利天堂一区二区三| 欧美狂摸吃奶呻吟| 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五月天 | 女偶像私下的y荡生活| 久久久www成人免费精品| 最新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 91av在线电影| 天天爱天天操天天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