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和普通本科學校對學生的培養方向是不一樣的,本科院校的學生以學生所選擇的知識和技能的教學為主,培養方向是本所歸屬的社會行業,比如說財務管理、會計學,以后就是會計金融之類的工作,但是這些學生還有一個選擇就是讀研,在研究生階段繼續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研究生畢業之后求學的起點會更高。高職院校對學生的教學上比較偏重技能上,理論知識的教學上比較少,既然是技能也就沒有需要再去求學,只能應用于工作中。
高職院校學生大多數選擇就業,原因有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專科生考上專接本的比例比較低。2000年,各地逐漸推行專接本制度,規定專科學生升入本科的比例不得過同年專科生錄取總數的5%。對于絕大多數專科生來說,專接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第二、高職院校學生的文化基礎大多數比較差,難以達到本科生學習要求。
在專科層次,包括部分本科學校的專科、高等專科學校的專科、以及高職院校的專科。
一般來說,本科院校的專科,高等專科學校的專科,生源質量顯著優于高職院校的專科。高職院校辦學歷史和師資力量整體上與前兩者有差距 ,生源也不如前兩者 。
當然,上述情形只是針對整體而言,并不否認有部分高職院校辦學質量較好,社會效益比較高。有些辦學質量較好的高職院校錄取分數比較高,生源質量也比較好。
第三、高職院校以培養學生實用技能為主,在辦學定位上不以為目標。因為專接本率很低,高職院校生源文化基礎較差,在辦學方向上,高職院校以培養技工、技師等技能型人才為目標。
第四、從職業教育體系來說,高職院校已經是職業教育的較高端,缺乏上升通道。目前我國的職業教育包括中等職業學校、高等職業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等。高等職業院以高職專科為主,高職本科很少,只有有限的幾所高職本科。高職院校缺乏研究生教育。從高職專科升入高職本科的渠道很窄。大多數學生讀到高職專科,就已經封頂。
綜合以上原因分析可知,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本就不是以為目的,是給學生教會一種生存技能,以就業為目的,所以高職院校的學生大都直接選擇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