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的時候同學們就要正式開始學習歷史了,學習歷史關鍵的一個地方就是同學們能梳理清楚各個時期都發生了什么事情,同時這些事件發生的原因是什么,背景是什么,有什么樣的影響呢?在今天的文章中伊頓教育小編就來給學生整理關于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的梳理,同學們在寒假的時候就能學習了,那么在寒假的時候要不要報考寒假歷史補習班呢?伊頓教育寒假歷史補習班好不好呢?來看看這些知識點吧。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49.10.1)
一、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1.召開:1949年9月在北平召開。
2.內容:(1)決定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2)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毛澤東當選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為副主席。(3)決定改北平為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以五星紅旗為國旗;采用公元紀年。(4)決定建立人民英雄紀念碑。
3.意義/作用:初步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二、開國大典
4.概況: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5.意義:(1)國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
(2)國際意義: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
三、西藏和平解放
6.史實:1951年,以阿沛·阿旺晉美為首席代表的代表團,與中央人民政府談判,達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西藏和平解放。
7.意義:祖國大陸獲得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第2課 抗美援朝(1950.10-1953.7)
一、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
1.原因:(1)1950年6月,朝鮮內戰爆發,美國派兵侵略朝鮮。(2)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
(3)美國第七艦隊入侵臺灣海峽,阻止解放臺灣。(4)朝鮮請求中國派兵援助。
2.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3.過程:(1)開赴前線: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愿軍開赴朝鮮,抗擊美國侵略者。(10.25日是抗美援朝紀念日)
(2)主要戰果:中國人民志愿軍同朝鮮作戰,發動五次大規模戰役,把美國侵略軍趕回“三八線”附近。
(3)結束標志: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戰爭的勝利。
4.意義:為我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大大增強了我國的國際地位。
二、戰斗英雄黃繼光和邱少云;(楊根思、羅盛教)
5.“較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愿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被譽為“較可愛的人”。
第3課 土地改革(1950-1952)
1.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概況:1950年,在新解放區,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3.性質: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實行農民的土地制。
4、意義:(1)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2 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翻了身,成為土地的主人。(2)人民政權更加鞏固,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3)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
第4課 工業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一五計劃1953-1957)
1.背景:新中國建立以后,工業水平很低,基礎薄弱,而且門類不全。
2.目的:為了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3.基本任務:(1)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
(2)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
(3)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4.主要成就:(1)工業: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沈陽機床廠和飛機制造廠等建成投產。
(2)交通運輸業:新建寶成、鷹廈等鐵路30余條;川藏、青藏、新藏公路相繼通車;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
5.意義: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后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確立
6.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
(1)時間地點:1954年9月在北京召開。
(2)內容:①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代表大會是較高權力機關。②選舉毛澤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為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決定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7.性質: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8.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形成: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的召開。
(2)意義、影響: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奠定了基礎。
第5課 三大改造(1953-1957)
一、農業、手工業合作化
1.農業合作化
(1)原因:土地改革以后,農業分散經營,影響生產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工業化建設的需要;農業合作化的優越性,促使農民踴躍參加合作社。
(2)形式:農業生產合作社。
(3)目的: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
2.手工業合作化方式: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以上就是整理出來的關于八年級下冊歷史知識點的梳理了,歷史寒假補習班同學們可以在線咨詢或者是電話咨詢伊頓教育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