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成績還可以,進入初中就成績下滑很嚴重?不好的家長都有過這樣的疑問,這里我們就整理了一位初中數學老師的建議,供各位學生參考!
一、引導培養孩子數學思維能力。小學與初中是兩個階段,相比初中階段更注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通常說的這孩子聰明,一點就懂了,就是孩子的思維能力強。不管是應試教育還是所謂的素質教育都強調學生能力的培養,針對數學學科而言數學思維能力分內在和外在的,比如分析、推理、綜合等能力它是內在的。我們平時訓練強調的是外在的,具體訓練如下:
1、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孩子進入初中后,數的認識就發生變化,引入正負數,數形結合等,與小學的變化大。要想訓練思維速度,結合平時的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形式訓練,新課結束后安排與內容相關練習作為速算題,也可自編一些構思巧妙新穎靈活的判斷題、選擇題等進行專項訓練,增強答題能力。
2、訓練多種數學思維。初中階段數學上的轉化思想就是一例,初一學習中不少問題可以轉化成方程來解,有的孩子才學幾何中線段角度時,不會用方程來解。同樣線段和角也可以像數字一樣加減,才學時不少學生轉不過彎來。當然這些訓練還有特殊與一般,劃歸思想等。
二、利用課堂教學的陣地,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興趣是較好的老師,可是想培養學生的興趣難,人人都會說興趣重要,有了興趣孩子學習的主動性就有了。學生沒有興趣老師牽著他走,如果有了興趣,說不定牽著老師走。大家都知道初一才學有理數時,不少學生不適應,總結起來有三關:概念關、法則關、運算關。我讓學生自己總結一下,找找每關中易錯點和注意點,調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比如概念關中值是難點,到后面學習字母代替數時學生犯渾較多,重點加大這些問題訓練。運算關中給學生總結“一步錯,步步錯,全題錯。”平時上課時在課堂形式上變花樣,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包括游戲類挑戰類等也是豐富課堂的一種形式,多了老師也招架不住,所以說盡量調動學生的數學興趣。
增強孩子的數學成績方法策略很多,其他如孩子的學習習慣,自學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手段等都起到作用。不管何種有效方法,孩子自身的主動性較重要,是較好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