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關注孩子學習的大連初中家長,想必都知道,大連市第八十中學又是今年中考的指標大贏家!此前有數據統計過大連市第八十中學獲得102個三甲指標,高居大連70所初中三甲指標數排行榜榜首!說到這里,想必大家都會問:“指標獲得數,是不是與學校人數多少有關?” 的確是這樣,但更準確的說,一所初中獲得的指標總數,與總人數無關,但與這所初中的指標資格人數有關。那13所重點高中的指標,到底是如何分配到大連各所初中的?
大連現行的指標到校分配規則是什么樣
其實,用較簡單的話講,就是先按區、再按初中各校指標資格生的比例,進行分配。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首先要明確,指標總數是固定的,比如根據招生計劃表計算出:2017年全市共有指標3842,那么這個總數,就需要按區先進行分配。比如:甘區指標資格人數較多,所以甘區分得的指標也較多。
區分配指標數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A —— 某區初中復讀畢業生中本學區學生數
B —— 市內五區初中復讀畢業生中本學區學生數
計算結果呈小數時按“四舍五入”的原則調整成整數。
第二步:各區得到分配好的指標總數后,就需要以區為單位進行13所重點高中向該區初中進行指標分配的過程。
這里需要明確的是,各初中獲得的總指標數也是按比例分配并且固定的(指標資格人數越多,分配指標數越多)。
校分配指標數是這樣計算出來的:
B —— 市內五區初中復讀畢業生中本學區學生數
C —— 某學校復讀畢業生中本學區學生數
計算結果呈小數時按“四舍五入”的原則調整成整數。
第三步:執行電腦派位,進行指標分配。特別注意:現行的電腦派位規則,因為是指標平均分配,所以只與高中抽簽排序有關,與初中順序無關。
等到第一輪指標平均分配完畢后,剩余指標的初中學校,才需要進行抽簽排序,然后按照上一輪派位已安排好的各重點高中順序,進行剩余指標分配。
說到這,再來解答一下本文標題的問題,為什么像80中這樣的初中大校,能夠獲得更多的指標?
答:現行電腦派位規則的確對初中大校有利,他們獲得一所或者多所高中大校的名額較多,同時獲得抽簽排在后面高中的名額也較多。
高中大校,包括24、育明、8中,還有23。
指標電腦派位過程中,不斷有初中和高中分配完畢,退出。指標分到后期,初中剩下的是大校,高中剩下的也是大校,還有抽序排在后面的高中。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點大校會分得更多三甲高中指標的原因。#p#副標題#e#
教育局政策原文關于這部分是這樣解釋的
各區要將分得的每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的指標生數采用“電腦派位”的辦法平均分配到各個初中。“電腦派位”工作程序為:
①宣布本區分得的各個省級示范性高中的指標生數;
②宣布各個初中分配到的省級示范性高中指標生數;
③抽簽確定各省級示范性高中的派位順序;
④以初中為單位,將其分得的指標數平均分配到各個省級示范性高中;
⑤將各初中上述操作后剩余的余數進行“電腦派位”,把各個省級示范性高中的指標到校名額全部分配到初中學校;
⑥現場宣布派位結果以及各個初中分得的各個省級示范性高中指標生數。
其他區市縣比照此辦法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