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寫作業,尤其是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對家長來說是一種修行。就把它當做一種修心的過程吧。
1.在孩子的嬰兒撫養階段,年輕的父母們較大的感受,就是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當孩子上了小學,需要陪孩子寫作業了,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修身養性的磨脾氣的過程。
看到過許多陪孩子寫作業時脾氣暴躁,歇斯底里的爸爸媽媽,他們大概忘記了,自己小時候就是這樣長大的。
家長之所以發脾氣,是因為他們忘記了,這只是小學一年級的孩子,這也只是小學二年級的孩子。還一個勁兒的嚷嚷作業簡單,斥責孩子腦筋為什么不轉彎?為什么做不出來?為什么理解不了?你當然不能用自己30多歲的年齡,來要求還上低年級的孩子。
當你想對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你要告誡自己,你面對的是個孩子,不是像你一樣的成人,他還只是個孩子。
孩子的認知理解力是有限的。你的世界,孩子理解不了,你也理解不了孩子的世界。
2.那么一股氣涌上來了,焦躁不安,非想發脾氣,非想嚷幾句,怎么辦呢?
總覺得這嗓子不吼出來,要被這股氣給憋死。
那么請你打開窗戶,望望窗外。讓外面涼爽的風吹拂一下你焦躁的面龐。
如果此時還待在孩子的房間,那么趕快離開孩子,離開孩子的房間。到自己的臥室去。
較好是在臥室的墻上貼上幾個大字:不生氣,不發火。家長沖著它在心中默念三遍。
3.我是一名教師,我就特別不愿意讓家長輔導孩子寫作業。
因為有些作業貌似很簡單,但是學校教學的時候有自己的一套規則,而家長不懂這套規則,總是給孩子亂講,家長教的跟學校教的不太一樣,給學生學習造成困擾。
我總是對家長說,你別教孩子寫作業,你讓孩子自己寫,他寫錯了,由我來教他。
可家長還是教,非得愿意讓孩子作業全對。
其實孩子自己寫作業時,發揮自己應有的水平,暴露自己的錯誤,對老師的教學是一種財富,教師能發現孩子學習上的漏洞。從而有效地彌補。
而家長盲目地輔導孩子寫作業,給教學的良性循環造成了困擾。
家長們,既然面對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你就閉上嘴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吧!